> 通信 >

      世界肝炎日:護肝尤需警惕非病毒性肝炎

      時間:2023-08-01 10:08:37       來源:新華網


      (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濟南7月28日電(記者李志浩)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近年來,我國病毒性肝炎發病率呈下降趨勢,但以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為代表的非病毒性肝炎發病率明顯升高。專家建議保護肝臟,既要做好針對病毒性肝炎的疫苗接種,還需管住嘴、邁開腿、慎用藥,著重防范非病毒性肝炎。

      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在預防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傳播、減少增量方面,取得舉世矚目成效。肝臟疾病專家、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任萬華表示,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非病毒性肝炎發病人數明顯增加,目前醫學界認為,以脂肪性肝炎為代表的非病毒性肝炎正逐漸成為繼乙肝、丙肝后引起原發性肝癌的一個重要原因。

      非病毒性肝炎,指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以外的其他所有肝臟疾病,一般沒有傳染性,主要包括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等。

      “從臨床來看,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非病毒性肝炎,很難控制,因為它與遺傳、環境、飲食、代謝等因素相關,成因復雜,而且許多人改變生活習慣并非易事。”任萬華表示。

      任萬華表示,現代人生活壓力普遍很大,飲食不節制,社交喝酒多,藥物更易獲得,這些都是造成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高發的重要原因。針對非病毒性肝炎的發病原因,只要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還是可以控制其發生和發展的。

      醫學界建議,調整膳食結構,維持全面均衡的營養;少飲酒,減少飲酒量或完全戒酒是預防酒精性肝炎的有效方法;多運動,要預防脂肪肝的發生,必須堅持運動,避免“久坐少動”;慎用藥,肝臟是藥物代謝的主要場所,用藥不當極易造成包括脂肪肝、肝酶學指標異常在內的藥物性肝損害。必須用藥時,要嚴格掌握藥物指征,合理調整藥物劑量和療程。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