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

      “自律”短視頻、直播等在網絡上興起 社交媒體“打卡”帶動產業聯動

      時間:2022-10-21 09:11: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祝賀教練,帶你晨練。用運動釋放焦慮,用拉伸恢復狀態,用自律找回力量。”這是“壹季體能&斑馬交互”創始人、18年體育產業創業者、健身教練祝賀直播海報的內容。

      段時間,走南闖北干戶外賽事的祝賀教練,將線下的健身店搬到了家中臥室。一部手機、一個自拍桿,直播晨練的“線上云健身”就此開始。

      “掃碼關注,每天早晨30分鐘,在線一起高效伸展。”靠著朋友們和學員在社交媒體的口碑直播,遍布天南海北的“自律青年”在祝賀教練的手機視頻號上集合了。

      祝賀說,參加晨練拉伸打卡的,也不乏自律少年、自律兒童和自律老年朋友。

      “堅持每天早晨固定30分鐘直播拉伸,多了陪孩子和做家務的時間,而且生活極度規律狀態下減重5斤。”祝賀說,帶領粉絲晨練之余,他傳播科學運動、預防受傷的知識,也探索在家中給合作企業和公司做健身課程。

      祝賀認為,只要有“變化”,就有“機會”,自律也是如此,只要有“堅持”,就有“變化”,變化同樣帶來重塑自我的“機會”。

      這段時間,以記錄自律生活為題材的短視頻、直播等在各網絡臺上興起,學、健身打卡活動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參與。這股“打卡”風的背后是當代青年追求“自律”的品質。

      社交臺“抖音”在今年8月8日第14個“全民健身日”發布的《2022抖音潮流健身圖鑒》顯示,今年1月至7月,臺健身直播間數量同比增加134%,主播人數同比增加127%,直播間健身已成潮流。

      “80后”曹夢琳是一名專業健身教練,在社交臺分享有氧健身舞,堅持一周6天在臺直播,邀請粉絲共同完成燃脂運動,擁有397萬關注者。她表示,希望通過直播助力全民健身,傳遞健康的生活慣。

      北京的解先生定期會在微信朋友圈里打卡跑步。在他看來,運動帶來的最大獲得感是擁有健康的身體。“自律是一種堅持,這讓自己更接奮斗的狀態。”

      在清華大學,不同學院自發組織的幾百個學生體育團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每周組織活動,提升全校師生及校友的“自律”氣質。

      從10月7日起,清華大學最新三期“21天打卡營”連續開啟,“健康生活打卡”“美好生活打卡”兩大板塊涵蓋“宿舍清理”“實驗室清理”“記錄美好生活”“早睡”“早起”“發現美味”“健康早餐”“不用手機挑戰”“美好學”等9個主題。

      如今,健身、學、理財、環保、美好生活等都成為年輕人追求的自律元素,而“自律”也正成為“圈子文化”。例如,某微信群的十幾個姐妹日前在“知識星球”App發起了屬于自己的“30天非必需不購買”打卡挑戰。

      “記賬原來也是一種熱愛生活的表現啊”“仔細審視、分配日常資源,做到不浪費,也是需要留心練”“我沒有再像上次那樣刻意考慮要不要購買,而是帶著意識去購買”……姐妹們每天打卡記錄當日消費生活,并分享反思和心得,也會在彼此分享的內容下點贊、評論、監督、鼓勵。

      當“自律”成為推崇的時尚,“自律打卡”恰恰是較容易在社交媒體臺引發互動共鳴的行為社交方式,也是緩解壓力情緒、拒絕“躺”的有效出口。

      在多位慣參加網絡臺打卡的網友看來,打卡是對自己源動力的激發和記錄,敦促自己從過去的“假自律”走向“真自律”。

      艾媒咨詢CEO張毅表示,線上打卡這種通過社交賬號或社交媒體進行自律的行為社交方式帶有一定的社會監督作用,不僅限于年輕人,“自律文化”體現了國人追求上進生活的社會文化風尚。

      如今,隨著參與者對“自律”風尚認同感的強化,社交媒體“打卡”正在帶動相關產業聯動與融合,并不斷推動數字經濟升級。(記者 倪元錦 陽娜 北京報道)

      標簽: 自律生活 網絡平臺 社交媒體打卡 產業聯動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