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兩渡鎮,山西焦煤汾西礦業兩渡煤業公司在矸石山上建起公園。新華社
趙曉娟 本報記者 | 郭建軍
【資料圖】
青山綠水踏歌而行,十年奮進,十年精彩!
榆次烏金山上,群峰披綠,草木滴翠,醉人心扉;祁縣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里,黑鸛翩躚,碧波蕩漾,驚艷眼眸;和順太行山間,白云舒卷,豹躍青川,似詩如畫;榆社云簇湖畔,天鵝游弋,水清岸綠,美不勝收……
一組組鏡頭、一幕幕場景,勾勒出山西省晉中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結出的累累碩果,也彰顯出晉中市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與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晉中市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用實際行動書寫精彩的“生態答卷”。
藍天碧水盡開顏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晉中市堅定不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改善,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十年奮斗,一穹藍天成常態。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18年,晉中市城區空氣綜合質量指數好轉率、SO2下降率、二級以上天數同比增加數均列山西第一;2019年,晉中市城區空氣綜合指數好轉率居山西第一;2020年,晉中市二級以上優良天數達到267天,較上年增加38天;2021年,晉中市PM2.5平均濃度37微克/立方米,首次進入“30+”。特別是今年春節期間,晉中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改善率排山西前三,優良天數達到7天,是近年同期空氣質量最好的一年。
一串串數字、一個個指標如一面面鏡子,映照出晉中市十年來“撥霾見日”的不懈努力,反映了空氣質量持續向好。
——十年努力,一泓碧水漾清波。以汾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市城區黑臭水體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點工程為支撐,水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提升?!笆奈濉币詠恚瑫x中市7個國考地表水斷面中有6個達到或好于III類水質,優良水體比例85.7%;23個省考斷面全部達到水環境功能區目標,達標率100%。
近年來,祁縣圍繞汾河生態治理建設,下大力氣建成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實施昌源河至入汾口河道治理、烏馬河河道治理蓄水等重大工程,水生態不斷改善。如今,漫步于美麗的汾河廊帶,或是輾轉于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水流潺潺、岸綠堤固,白天鵝、黑鸛覓食嬉戲,人們三五成群、老少相攜,或鍛煉、或休閑,樂享水生態治理紅利?!耙郧斑@里雜草叢生、垃圾成堆,通過一系列改造工程,黑鸛從以前的‘稀客’變成了‘??汀瑥囊粋€側面印證了這里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奔易〔春訃覞竦毓珗@附近的吳志華說。
——十年向前,一方凈土安民心。晉中市堅持“打基礎、強管控、抓治理、破難題、防風險”五措并舉,有力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各項工作,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該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為100%。
——十年拼搏,綠染山川滿目翠。閑置綠地變口袋公園,雜亂荒草地變精致景觀綠地,百里環城旅游綠道串珠成鏈,百里高速彩色景觀廊道異彩紛呈,百里汾河鄉村振興廊帶美景成行,綠色在晉中大地上不斷延伸。近年來,晉中市以全面推進林長制為總抓手,大力推進植樹造林、城市綠化,厚植生態底色,呈現出山區綠色綿延、通道林帶相擁、丘陵林果飄香、城市公園環繞、村莊綠蔭覆蓋的良好生態格局。
好的結果離不開高效的機制和有效的措施:晉中市建立市、縣、鄉三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形成“大生態、大環保”的工作格局;首家在山西市域范圍內劃定“1+6”城市污染通道聯防聯控區域;在山西率先建立市級環保督察工作機制;出臺《晉中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晉中市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十年來,晉中馳而不息,逐綠而行。
向新向綠闊步行
綠色低碳發展關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色,關乎生態環境保護的本色,也關乎民生福祉的底色。
十年來,晉中市加快向新向綠的發展步伐,全力走好“雙碳”目標引領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快建設山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今年8月20日,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動力轎車在晉中市交付使用。甲醇賦能汽車,亦賦能綠色發展。作為國內最早的甲醇汽車試點城市,晉中市堅持以能源革命為契機,以甲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優勢為基礎,以啟動建設“國家級甲醇經濟示范區”為切入點,以甲醇重卡試點推廣應用為突破點,全速構建千億級甲醇經濟新生態,奮力競逐綠色低碳新賽道。
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積極踐行低碳改造,先后實施乏汽余熱利用、超低排放、二氧化碳捕集及綜合利用、智能化燃料管控系統、汽輪機深度調峰靈活性運行等技術升級改造,為全社會節能、降耗、減排貢獻力量。
在靈石昕益旺嶺煤業有限公司智能化監控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智能化工作臺對井下設備進行遠程集控和數據監測。近年來,靈石縣煤炭產業堅定走“減優綠”之路。在推進煤炭減量重組上,果斷淘汰落后產能,60萬噸/年以下煤礦全部參與減量重組和引導退出;在推動能源綠色轉型上,鼓勵和引導企業建設智能煤礦;在推動煤炭綠色開采上,大力推廣小煤柱無煤柱開采、充填法開采,全面建設綠色礦山,通過推廣應用新技術實現提質增效。
平遙中首龍海生物質氣化熱電聯產項目一期于2022年1月份開工建設,2022年3月份試運行,項目簽約到投產歷時兩個月,創造了平遙招商引資項目的投產最快速度。該項目負責人阮志華介紹:“項目投運以后,可實現農林秸稈資源化能源化利用,真正做到碳排放為零。目前,一期工程預計年度可減少碳排放約1.6萬噸標準煤/年,對于推動平遙縣乃至山西新能源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同時,該項目可實現周邊農民就地就業,形成秸稈利用產業化,助推鄉村振興?!?/p>
介休市昌盛煤氣化有限公司全力推進建設新型環保、產量高、技術新的焦化設備,帶動上下游產業和關聯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為焦化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形成探索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該公司綠色焦化升級改造項目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列入《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2019-2030年)》綠色焦化產業集群重點項目。
晉中大地,生態揚帆,綠潮涌動!
以綠生金富百姓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在榆社縣,一幅“山水天成遙相呼應、自然人文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沿著蜿蜒曲折的旅游公路環湖而行,綠樹花海相映成趣,旅游大巴絡繹不絕,榆社云簇湖已成為“生態榆社”的亮麗名片。云簇湖畔河峪鄉偏良村農家樂的主人劉鋒忙得不亦樂乎,迎接各地游客的到來。劉鋒說,自榆社縣實施云簇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和綠化提升項目以來,周邊很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飯”,每年收入十幾萬元。
興林富民促增收。在昔陽縣,每到秋日,青山層林盡染,樹木長勢旺盛,林下花果飄香,林業擴規增效的各項新成果為該縣增添了濃重的“綠色”基調;左權縣以項目為支撐、合作社為載體、村民為主體,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產業促生態建設、以生態建設帶動百姓致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種植油葵不僅增加了我們的收入,還讓土地得到休養生息?!苯樾萘x安鎮洪相村村民劉恩雄幸福地說道。近年來,介休市持續加強對汾河廊帶的治理和修復工作,著力把沿岸鄉村打造成繽紛旅游帶和產業經濟發展帶。今年年初,介休市因勢利導調整農業種植產業結構,促進汾河廊帶沿線村莊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在傳統玉米、小麥種植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油葵種植,提升農業生產效益、生態旅游觀光效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走綠色發展之路,實現經濟與環保共贏。今年6月,由山西安泰集團控股的山西安泰恩懿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實施的介休微藻養殖固碳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利用NPS技術,將含有二氧化碳的燃煤煙氣合理有效捕捉,作為微生物微藻的生長基,轉化成高附加值和高營養價值的藻粉產品,不僅可以有效節能減排,還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生態優先謀發展,逐綠前行繪新景。晉中市將持續發力,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讓綠色成為美麗晉中最鮮明、最厚重、最堅實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