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短訊!上海松江繪就 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時間:2022-10-20 16:39:03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資料圖】

      近年來,上海松江借助鄉村振興戰略這一“神來之筆”,扎扎實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繪就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壯美畫卷。

      今年國慶期間,位于“浦江之首”景區的石湖蕩鎮東夏村,游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凡。劇本游、直升機、馬術培訓、露營等極具吸引力的體驗性游樂項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去年初,石湖蕩鎮與國盛集團展開了以“浦江之首”為支點的鄉村振興深度合作,合資成立鄉村振興區域運營平臺——思爾騰茸城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浦江之首”鄉村振興開發項目團隊,合力建設“浦江之首1800畝·生態人文鄉旅融合社區”,打造“蕩里有米”IP和“蕩里有米產業社區”。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不斷匯集,希望的田野成了干事創業的熱土。例如,曹麗明作為與上海松林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簽約的代養農場主,不僅苗豬、苗種、飼料等均由企業提供,還會有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指導。這種“訂單式、低投入”的代養模式,讓農場主不愁銷路,經營風險非常低。自2019年,松江區搭建起全市首個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平臺,全區100%的集體經營固定資產均納入平臺監管,通過“制度+科技”手段,基本杜絕不規范合同,從而避免集體資產的流失,從根本上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我們要始終關注農民的切身利益,探索構建‘租金+股金+薪金’等新型收益模式,讓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立足自身實際,在‘農業+’上多做文章,加快業態培育和引進,積極承接更多元和高能級的經濟發展功能;要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要持續開展特色活動,打響鄉村振興特色品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要發揚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勇于擔當、善作善成,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松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松江區還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浦南綠色發展實踐區建設,鄉村振興工作持續走在上海市前列。經過10多年的發展,松江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模式日趨穩定,逐漸走向規模化、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道路。截至目前,松江區家庭農場844戶,戶均經營面積158畝,其中機農一體652戶。

      在小昆山鎮,改造完成西涇港路以西1300畝高標準糧田,構建優質稻谷產銷一體化的產業體系,鼓勵傳統產業優質企業涉足新興產業領域,推進產業鏈縱深發展。在泖港鎮,積極挖掘休閑農旅資源,盤活農村閑置房屋,成功吸引了一批來自城市的“改造家”,“串”起了一條頗有特色的農村休閑旅游路線。截至目前,松江區共有16個村獲評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21年,松江區還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19年起,松江區通過進鎮上樓、平移歸并、貨幣化退出等路徑,完成4608戶農戶簽約。作為全市首個以整村規劃設計的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村,泖港鎮黃橋村在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工作中形成了“黃橋經驗”。此后,松江農村宅基地平移歸并多點開花。松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跨村平移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土地節約集約整合,歸并平移節地率達到25%以上,通過土地減量,預留建設用地指標,進一步釋放了鄉村產業的發展空間,為產業支撐鄉村振興創造了條件。同時,集約資金使用,針對平移歸并項目,市、區兩級明確了基礎設施配套補貼、節地補貼等多項補貼標準,對實施鎮而言,比起進鎮上樓的資金壓力較小。此外,集約配套設施將有限的資金集中投入社區服務站、中心衛生室、幸福老人村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高品質鄉村公共空間,進一步縮小城鄉二元結構差距。同時進一步優化了村莊布局,促進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激活農村的發展潛力。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