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穩就業促就業丨田琰:攻堅克難敢于創新 助力企業提質增效降本

      時間:2023-08-15 18:16:5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8月14日電 題:田琰:攻堅克難敢于創新 助力企業提質增效降本

      新華社記者王怡靜

      “有機會就要抓住,不等待,不觀望。”這是田琰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


      (相關資料圖)

      2012年從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工程與科學專業畢業后,面對山西建邦集團通才工貿有限公司伸出的橄欖枝,雖然背井離鄉,但機遇來之不易,河北石家莊人田琰還是選擇抓住它。

      從軋材廠的技術員到車間主任,再到集團副總經理,田琰勇于攻堅克難敢于創新,助力企業提質增效降本。

      “一線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軋鋼,軋鋼現場是最熱的地方,鋼筋在冷床表面的溫度大概有七八百度。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我們必須貼近觀察,有時下班后感覺臉都要脫一層皮。當時的一線工作環境粉塵油污多,工作服穿一小段時間就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了。”田琰說,一線工作雖然苦些,但這些實踐讓他很快對軋材工作有了全面認識。

      田琰在車間。新華社記者王怡靜 攝

      田琰所在的軋材廠棒材生產線當時面臨諸多瓶頸問題:質量上,波浪彎曲、力學性能不穩定問題凸顯;產量上,月產量始終難以突破10萬噸大關,生產效率較低。

      面對這些問題,田琰刻苦鉆研,認真向前輩們討教經驗,向其他先進企業學習,努力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積極為企業攻克難題出謀劃策。

      2014年初,田琰遠赴德國巴登鋼廠考察學習先進設備與技術,當年年底將設備與技術引進國內。設備安裝調試使用期間,他每天認真觀察,有時甚至連續幾天吃住在現場。“我現在有個睡眠‘小習慣’,耳朵邊有鋼鐵通過軋輥的聲音時,反而睡得更香。”田琰笑著說。

      在田琰與工友們的努力下,如今,鋼筋彎曲度有了明顯改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以及屈強比都達到400MPa級抗震鋼筋要求,取得了質量上的突破。

      任車間主任期間,田琰強抓內部管理,嚴明工藝紀律,多舉措提升一線人員技能水平;他依舊深扎一線,指導和參與技術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車間實現增產增收,產線月產量能夠穩定在10萬噸以上。

      田琰深知要想實現量變必須依靠技術突破。于是,他積極“走出去”,向兄弟企業學習,鼓勵工友們進行自主創新。

      2017年,田琰主持進行了棒材線鋼坯脫頭軋制工藝的改造。此項改造全廠工藝、設備、電氣自動化各方人員齊上陣,反復調試完善,最終實現軋制間隔時間縮短3秒。這短短的3秒,卻讓月產量提升了12000噸以上。該項技術配合田琰主導的其他創新改造,使得棒材線最高月產突破14萬噸,產線效率提高40%以上。

      2020年開始,田琰負責全公司的能源管理和生產組織工作。三年來,他駐扎現場,主持建設了一批省市級重點項目,助力企業提質、增效、降本的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實現節能降碳生產。

      抓住人生路上的機遇、不怕基層一線的苦與累、不斷進行學習與創新,是田琰一直奉行的人生信條。“鋼鐵越煉越‘精’,人也是越練越好。”田琰說。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