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鄂爾多斯新能源產業破繭成蝶

      時間:2023-08-22 17:14:16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近日,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范區的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進入光伏板安裝環節。該項目預計2024年底前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建成后年平均可供應綠色電力約40億千瓦時。新華社

      梁喜俊 義博 唐北

      8月8~1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在鄂爾多斯市舉行。賽事期間,鄂爾多斯投入使用各類新能源車268輛,用于運動員、裁判員、演員、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員等乘車需求。向“新”逐“綠”,強大的新能源服務能力得益于鄂爾多斯市推動世界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破繭成蝶。


      【資料圖】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黃伯韡表示,近年來,鄂爾多斯堅持以“雙碳”目標倒逼產業轉型、以能源結構調整帶動經濟結構轉型、以新興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建設大基地、拓展新場景、提升新空間,推進新能源產業提速、擴量、成鏈,加快構建集能源生產、裝備制造、應用示范于一體的“風光氫儲車”全鏈條產業集群。

      隨著“雙碳”目標落地,發展新能源成為新一輪能源革命的主戰場,也是鄂爾多斯“風光氫儲車”全鏈條布局、全產業集群的最好機遇。

      在達拉特旗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由19.6萬塊藍色光伏板拼接形成的駿馬圖形,宛如一匹在茫茫黃沙中任意馳騁的駿馬,源源不斷生產著清潔電力能源。這里年發“綠電”可達20億度,每年節約標煤6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5萬噸。

      鄂爾多斯是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資源的富集區,屬一類風能資源區和二類太陽能資源豐富區,全年平均日照時數可達3000小時,開發條件優越,風能、太陽能技術經濟總可開發量約為1.4億千瓦。

      鄂爾多斯氫能產業在全世界嶄露頭角。到2025年底前,鄂爾多斯制氫能力將達到40萬噸,建設加氫站90座;2030年全市各類氫燃料電池車輛達到2萬臺,氫燃料重卡替代率達30%,劍指“北疆氫都”、全國氫能產業創新高地。

      到“十四五”末,鄂爾多斯市新能源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風光氫儲車”產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基本相當于在如今鄂爾多斯經濟總量的基礎上,再造一個鄂爾多斯。

      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第一要事。2022年以來,鄂爾多斯市先后到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地開展“鏈”上鄂爾多斯系列招商推介活動54場次,簽約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項目205個,已落地建設51個,引進三類500強企業18戶。光伏行業世界排名前三頭部企業齊聚鄂爾多斯,一批帶動性強、集聚效應突出的重點企業和項目紛紛在鄂爾多斯市高原上布局落子。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鄂爾多斯圍繞新能源裝備制造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編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和高水平人才名錄,剛性引進多領域院士、專業工程師、專家等團隊25支400多人,實施各類技術攻關項目221項。同清華、北大等一流院校合作共建高水平科創平臺,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壓艙石”。遠景動力及儲能電池、國鴻氫燃料電池電堆、上汽紅巖氫能重卡、奇瑞新能源礦卡、鐵辰新能源礦卡先后下線運行。據介紹,在轉型升級的大潮中,鄂爾多斯市提前起步、勇立潮頭,不斷強化“鏈式思維”,瞄準“煤頭化尾”,圍繞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定位再布局,推進產業能級不斷上升,逐漸邁向世界級。

      供需匹配、精準對接,鄂爾多斯鍛造出“新引擎”。2023年鄂爾多斯市召開新能源裝備產品供需對接座談會,組織新能源終端裝備企業與新能源項目建設單位開展供需洽談;在內蒙古光伏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會議上,73家企業簽訂配套采購意向協議66項,簽約金額達115億元;在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會上,達成新能源、新材料項目協議33項,協議總投資4292.5億元。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