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基建按下“快進鍵”有效投資積極發力拉動作用凸顯

      時間:2022-11-07 16:39:56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資料圖】

      (上接1版)

      金融“活水”促進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從財政資金、專項債以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穩住經濟大盤。在國家各種政策措施加持下,金融“活水”正加速流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為其提供了有力有效的資金支持。

      “專項債是我國當前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拉動有效投資的重要政策工具。二季度以來,國家一直強調專項債加快發行速度,做好專項債項目的儲備工作,提前下達發行額度,狠抓資金的撥付使用,以便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使專項債項目盡早發揮效益,對于加快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發揮了重要作用。”李開孟說,當下仍然需要通過加快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來擴大有效投資,穩住經濟大盤。專項債在擴大基礎設施、制造業、高技術產業投資等方面作用顯著,有利于將政府性基金支出和基礎設施投資維持在較高的增長水平,能夠有效撬動項目投資,帶動其他資金來源,發揮投資乘數效應,并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

      今年6月,國家明確將新基建、新能源項目納入專項債券重點支持范圍,更好發揮穩增長、穩投資的積極作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也同樣支持資金投向新基建項目,新基建項目投資力度在持續加大。中建政研集團副總裁、政府投融資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何朋朋告訴記者:“由于新基建對高技術制造業存在大量材料市場需求,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其中大部分是基于新基建投資的拉動。基于以上政策支持,多地已啟動基于‘智慧城市’‘一網統管’等為核心建設內容的專項債券項目或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項目的謀劃,積極開展新基建、新能源項目,通過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提高地區基建水平,主要體現的結果是2022~2023年計劃投資項目數量與規模均有所上漲。”

      在拓寬民間投資渠道、促進投資良性循環方面,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發揮了重要的“內核”擔當。目前,我國已經發行20單REITs產品,募集資金規模達到617.4億元,總市值716.6億元(截至2022年10月25日收盤),預計未來將逐步形成萬億元級,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源頭活水。資產涉及高速公路、產業園區、倉儲物流、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燃氣發電、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領域。李開孟分析說,基礎設施REITs試點有利于推動基礎設施投資主體多元化,吸引更多民間投資,促使資本市場募集資金投入新建基礎設施,進而實現“資產-資本-投資-資金-資產-再投資”的良性循環。

      采訪中,業內專家紛紛表示,以基礎設施投資的“大提速”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變化”,將激發起更多內生增長動力。“每一個項目的前期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周期,現在落地的項目往往在半年、一年前甚至更早就開始謀劃,三季度能取得這樣的增速,也是眾望所歸。”李世超強調,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國上下必將擼起袖子加油干,推動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快速落地,四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數據也將更加亮眼。

      標簽: 產業投資 有效投資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