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每日觀點:【健康中國故事】李云林:一名癲癇男孩的涅槃重生

      時間:2023-02-24 18:51:06       來源:光明網

      2月22日,由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指導,光明網、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聯合發起的健康中國行動優秀故事征集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現場,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李云林分享了一名癲癇男孩涅槃重生的故事。

      活動報名:健康中國行動“優秀故事征集活動”啟事

      演講內容:

      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冶(化名)和小冶(化名),老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回族人,居住在青海省的一個農村地區。在他39歲的時候有了小冶,中年得子非常高興。但不幸的是,在小冶半歲時,因一次意外的墜床事件傷害了他的大腦,從此患上癲癇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羊角風”。為了給孩子治病,老冶一家傾其所有,走訪了大半個中國的許多醫院,但孩子的病情仍然不見起色,還出現了頻繁的抽搐跌倒,最終只能以輪椅代步。


      (相關資料圖)

      癲癇病是一種慢性大腦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現有5000多萬癲癇病人,我國的癲癇患病率約為7‰,也就是大約有1000萬這樣的病人。癲癇發作時非常危險,輕者會碰傷、摔傷,重者則會致殘乃至危及生命。長期發病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大腦功能,還會影響一家人的生活質量。

      2022年9月,老冶通過一名病友的介紹找到了我,兒研所的癲癇專業團隊為小冶進行了全面評估和檢查,最后確診癲癇灶在右側大腦半球支配運動的區域,這也是小冶為什么會發病跌倒、肢體抽搐偏癱、不能行走的主要原因。

      后來,我們團隊人員在顱內電極腦電圖、手術顯微鏡等高科技手段的幫助下,徹底清除了小冶的癲癇灶,讓他脫離輪椅,重新站了起來,走在了人生的康莊大道上。

      在我國1000多萬的癲癇患者中,可能還有許多像小冶這樣的患者。因為多種原因,他們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使得全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想,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應該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鼓舞下,勤懇敬業、救死扶傷,為我國健康衛生事業盡綿薄之力。

      癲癇男孩小冶是一個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孩子,他的涅槃重生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從深受苦難走向復興的一個縮影,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出品: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監制:戰 釗

      制作:蔡 琳 林佳欣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