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小孩子2歲就會識字?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小學單個字還是讀不了?
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中文閱讀障礙。
(資料圖片)
5月19日-20日,由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和福州市融僑幼兒園共同主辦的“兒童認知發展和心理健康高峰論壇”在福州市融僑杰座幼兒園召開。本次研討會由國內外杰出的幼兒智力和心理發展專家擔任主講嘉賓,旨在促進社會各界對兒童腦智發育和心理健康的關注。
語言和閱讀能力是兒童認知發展的重要內容,會給兒童的智力發展和學習能力帶來深遠影響。國內外研究表明,大約有20%的兒童受到語言和閱讀發展困難的嚴重困擾。西方學者對英文、法文等西方文字的研究發現,閱讀困難主要源于兒童在語音感知方面的缺陷;基于這一發現,西方學界已研發出一套系統完善的閱讀困難早期診斷和干預體系。
研究表明,我國有數以千萬計的學齡兒童患有嚴重的閱讀困難。雖然過去幾十年的研究揭示了影響中文閱讀能力發展的諸多認知和行為因素,但目前國內外尚沒有發現中文閱讀能力發展困難的早期預警指標,也尚未研發出早期干預技術。
為什么我們至今尚未發現中文閱讀能力發展困難的早期預警指標?
暨南大學(深圳)教授、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院長譚力海介紹,一方面是因為漢字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字的獨特語言特征,西方的閱讀困難早期預警體系不適用于中國兒童;另一方面,只有長期追蹤研究,才有可能找到兒童語言和閱讀能力的發育規律,而我國還從未有過規模化的、對幼兒園兒童的長期追蹤研究。
“目前,中文閱讀困難已嚴重影響我國兒童的學習和生活質量,但是已有的發現還不能幫我們找到中文閱讀困難與認知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更不可能找到早期預警指標和干預方法。”譚力海說。
如何追蹤?如何找到困難與認知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
基于這一現實需求,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與福州市融僑幼兒園展開密切合作。在從2022年起的5年時間內,研究院駐福州實驗室將對近千名3歲兒童開展追蹤研究,以期能找到中文閱讀能力提升和中文閱讀困難的早期預警及干預方案,實現中文閱讀困難早期干預關鍵技術從0到1的重大突破。
譚力海表示,國際上關于西方兒童的語言研究在理論構建和實驗方面均已取得重要進展,以3歲兒童為起點的橫向和縱向研究,發現了詞匯、語法發展的規律,揭示了語音意識與拼音文字閱讀能力的因果關系。但是,關于我國兒童的語言發展,尤其是3歲兒童進入語言爆發期之后的發展,國內外的研究接近空白,所以,我們對中國兒童的語言發展規律知之甚少。
“我們希望建立一個3-4歲中國兒童語言發展五年追蹤數據庫建設”,譚力海說,在保障幼兒園正常秩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通過對3000名3至4歲兒童實施八項原創性設計的認知測試任務,以揭示語言發展規律。語言發展數據庫對發現中文閱讀困難的早期預警指標亦至關重要。根據地域和語言的特點,最終選擇福州作為實驗城市之一,選取融僑幼兒園旗下7家幼兒園進行測試。“數據庫建設具有原創性,其大規模、長期追蹤、多指標等特點對揭示我國兒童語言發展規律,實現語言和閱讀發展困難早期干預關鍵技術從0到1的突破,具有重要意義。”
譚力海介紹,這是我國首個以3歲兒童為起點,大規模、系統性地探討中文閱讀困難早期預警系統的追蹤研究,由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提供具體的研究設計和測試方案。
作為參與單位之一,福州融僑幼兒園總園長李曉蕾表示,去年11月,“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在融僑幼兒園啟動,在老師、家長和兒童的鼎力支持下,有近千名兒童參與到了該課題研究當中,并順利完成了第一年的任務。作為此次的參與園所,我們收獲良多,此次研究的開展,不僅能夠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對于園內參與的教師來說更是促進專業發展的機會,進一步提升教師對兒童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同時研究人員科學、嚴謹的科研態度為我們園教學科研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們衷心希望本項目收獲滿滿,又快又好地實現既定目標,找到閱讀困難的早期預警指標,為提升中國兒童的語言認知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論壇上,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羅躍嘉作《兒童情緒障礙的腦科學研究進展》主題報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薛貴作《遵循大腦規律,科學促進兒童認知發展》主題報告,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藺秀云作《兒童心理健康》主題報告,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康長運作《幼兒閱讀與認知發展》主題報告,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肖雅瓊作《幼兒語言發展和語言障礙》主題報告,共同探討揭示兒童青少年大腦發育規律,探索學習能力發展的腦機制,助力兒童心理健康發展。
專家們表示,對語言和閱讀能力發展困難問題的研究是一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前沿科學研究,將造福我國億萬兒童。執行這一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將率先應用我國腦科學家研發的最新的認知發展技術到實驗幼兒園中參與研究的兒童,極大地提升這些兒童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批準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經過近5年的發展,研究院已成為國內領先的腦科學創新研究、技術服務及交流、產品開發、人才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的綜合性創新型研究機構,是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的重要樞紐。研究院在兒童語言能力開發、人腦語言中樞定位、病患語言康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得到了國際神經科學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