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探索建立區域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11月16日,廣東省深圳市綠色金融協會與中央結算公司綠色金融創新中心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綠色債券發展報告2022》,該報告是國內第一份大灣區綠色債券報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金融開放創新的前沿陣地,近年來綠色金融合作不斷深入,綠色債券市場規模穩步增長,為我國綠色債券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報告立足于深圳、香港、澳門不同區域特點,從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品種結構、期限結構、發行人行業分布等多方面開展分析,研究大灣區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大灣區綠色債券市場環境效益信息披露進行研究,重點從信息披露占比、信息披露完整度比例和評分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水平,報告建議依托中債綠色指標體系,推進大灣區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化、數字化,建立綠色債券激勵政策和環境效益信息披露評價機制,推動大灣區標準成為國際標準之一,促進國際標準交流協同。
據了解,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多舉措推進綠色金融相關持續快速發展。2021年3月,深圳市人大發布的《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正式施行,是我國第一部綠色金融領域的法律法規,也是全球首部規范綠色金融的綜合性法案。2021年5月,香港金管局公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指引,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及外部評審服務支出,為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