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環繞中的靖安縣中源鄉生態宜人。
安縣洪屏水庫,坐落在綠水青山間,如在畫中。靖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資料圖片)
靖安縣三爪侖鄉虎嘯峽景區,森林小火車從綠水青山間穿過。靖安縣三爪侖鄉人民政府/供圖
唐 詩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靖安縣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榮獲全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先進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的考驗,靖安縣立足生態優勢,探索出“生態建設與生態旅游協同發展”的“靖安模式”,獲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省首批旅游強縣、全省首批“風景獨好”旅游名縣等榮譽稱號。
以旅為先 歷屆班子有定力
潦河之畔,新建成的況公橋如一條美麗華龍橫臥在河面之上,將城區與隔河相望的寨下山健身公園連接在一起,方便市民、游客到公園游玩,成為新晉熱門打卡地。“在設計規劃廊橋時,我們在實用性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了群眾的旅游需求。”靖安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用旅游規劃統籌一切規劃,在靖安,城市規劃、鄉村建筑風貌設計、交通建設、水利設施建設等,均首先征求旅游部門意見,實現“+旅游”和“旅游+”雙向互動。該縣始終堅持以旅為先。自1998年在全省率先開發漂流旅游以來,靖安縣保持發展定力,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高位推動。成立高規格文旅發展領導小組,出臺《旅游促升級實施方案》,設立5000萬元文旅產業發展基金,建立文旅大健康產業招商專班,在議事協調、發展規劃、干部人才、資金保障、指標爭取等方面聚力文旅產業發展。全速推進三爪侖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制定《三年攻堅行動方案》,邀請國家文旅部5A景區專家把脈問診,聘請上海景域集團編制規劃設計,精準細化核心景區建設、文化旅游通道、旅游度假區等打造,軟硬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游業態不斷豐富。
助企紓困 市場主體有信心
靖安縣大野山居酒店負責人徐小林切身體會了旅游升級專項貸帶來的實惠。曾經,受疫情影響,訂單減少,人工、水電等成本卻不減,企業資金緊張。該縣文廣新旅局、三爪侖鄉得知后,積極為企業提供旅游升級專項貸服務,幫助企業成功貸款15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貸款是兩年免息的,為我們緩解了不少壓力,縣政府的幫助也讓我們更有發展信心。我們的二期文旅綜合項目建設快完工了,預計明年5月營業。”徐小林說。政策的傾斜,幫助全縣不少旅游企業緩解了融資及資金周轉壓力,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千方百計助企紓困,讓市場主體活得下去、發展得好。為鼓勵引導旅游企業提質升級,靖安縣出臺以旅游企業為申請貸款主體的旅游升級專項貸金融產品,合作銀行為企業提供保證貸款,財政給予兩年期貸款貼息支持,第一批累計為11家企業申請貸款1420萬元。該縣還投入2100萬元建成智慧旅游疫情管控平臺,減少企業防疫成本和壓力。豐富旅游業態,先后舉辦三爪侖王者歸來漂流節、首屆夜游文化旅游節、首屆婚慶文化旅游節等“百城百夜”系列活動140余場。積極參與“宜春人游宜春、江西人游江西”活動,發放文旅消費券和抗疫一線免費游補助資金100余萬元,直補旅游景區自主舉辦節慶營銷活動費用200余萬元。舉辦以“在世界行走、為靖安停留”為主題的杭州專場推介會,發放消費券1000萬元,簽約項目21個,總資金96億元。系列舉措切實提振了文旅市場信心,文旅產業穩步復蘇回暖。今年1~10月,該縣共接待游客1023.04萬人次,同比增長6.7%;實現綜合收入58.32億元,同比增長7.2%。
改革創新 文旅發展有活力
“璪都鎮港背村房屋及院落經營權(使用權)完成交易。”今年7月11日,靖安縣在縣域鄉村振興——“兩山”轉化大數據平臺完成了首筆集體資產經營權(使用權)競價交易。
“酒香再也不怕巷子深了。”靖安縣鄉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靖安縣組建鄉投公司,搭建“兩山平臺”,盤活山水林田湖和宅基地等鄉村閑置資源資產。平臺啟用以來,已篩選出第一批鄉村閑置資產65個,完成鄉村生態資源資產經營權(使用權)交易2筆。
“兩山”轉化大數據平臺只是靖安縣推進改革創新、激發文旅產業發展活力的縮影。為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品質,該縣實施“兩山衛士”綜合執法改革試點,提升生態保護的法治化、系統化水平。出臺農民建房風貌管控辦法,加強違規農民建房整治,先后查處違規建房227起,處理干部12人,最大限度保護全域田園風貌。探索“黨建+民宿”管理,引領民宿產業規范化發展,全縣民宿達到740家,床位2.5萬張,入選江西省首批“美麗活力鄉村+鄉宿”聯動建設先行縣。
三產融合 富民興縣有路子
“入駐白茶文化街為我們提供了推廣展示的平臺,再加上政府的優惠扶持政策,對企業發展是極大的利好。”北山茶業副總經理羅斌說道。今年9月,靖安縣白茶文化街開業,集干茶銷售、宣傳推廣、品茶休閑為一體,成為靖安白茶品牌形象集中展示的窗口。
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白茶街的打造,正是靖安縣以文旅發展促三產融合,加速“兩山”雙向轉化的體現。該縣大力發展白茶產業,新增種植面積4000余畝,新建投資1.5億元的白茶加工綜合體。做好娃娃魚文章,爭取專債7000萬元建設娃娃魚展示館和文創園項目。投資4億元啟動大健康產業服務中心、二期標準廠房等項目建設,建成了喬家柵等4家工業旅游企業,獲評江西省首批大健康產業試點示范縣。把縣城當做“第一景區”打造,寨下山遺址公園、石馬大橋、況公橋、夜市小鎮建成投運。靖安縣城先后被評為全國園林縣城、全省文明城和衛生城。系列“旅游+”產業激發了群眾投身旅游業的熱情,全縣旅游帶動農民就業、創業7000余人,1000余名貧困戶通過旅游脫貧致富(占全縣脫貧人口20%)。2021年,旅游業對就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民增收的綜合貢獻率分別達到25.6%、26.8%、43.4%,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靖,安也。”據百科詞典——三國時《廣雅》所載,“靖安”意為安定、和平之意,這也是靖安如今國泰民安、群眾安居樂業的真實寫照。乘著旅游發展的東風,靖安著力打造“白云深處、靖安人家”的生活方式,美了家園、活了資源、富了百姓,實現了從“賣山水、賣生態”到“賣體驗、賣生活”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