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公布將于2023年3月27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我國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但外部環境更趨復雜,需求不足仍較突出,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
多位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央行通過此次全面降準意在向銀行體系釋放低成本、長期限的流動性,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的支持力度,優化信貸結構,促進消費和內需加快恢復。
專家分析,從短期因素來看,今年1月和2月人民幣貸款增長迅猛,銀行體系補充中長期流動性的需求顯著增加。在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的當下,降準0.25個百分點而不是0.5個百分點,表明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仍然保持穩健的基調不變,不會實施“大水漫灌”。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旨在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降準對于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更為有效。在當前銀行業負債成本承壓、凈息差持續收窄至歷史低位的情況下,央行適時降準,有助于更好地激發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穩經濟、降成本,并有效緩解銀行負債和經營壓力,增強經營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此次降準預計向金融機構釋放中長期資金約5500億元。同時,預計將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70億元。
專家認為,央行降準釋放穩增長的積極信號,有助于增強市場對經濟復蘇前景的樂觀預期。下一步,央行或將更多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精準滴灌”,使貨幣政策更加精準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