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機械臂上下飛舞、傳送帶有序伸縮,一塊不銹鋼板在2分鐘之內被彎折17次,變身一架精美的飛機工藝品模型。在第五屆進博會上,日本天田株式會社帶來的最新款全自動鈑金折彎加工系統“一出手”就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
“小到手機,大到汽車,相關零部件制造經常需要對金屬板材進行相應的彎折加工。”天田(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白石大向記者介紹,天田參展的這套設備搭載了7軸折彎機器人,折彎角度誤差僅為正負15分(1度=60分),可以實現全年連續運轉,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全球領先。
首屆進博會,這家日本企業就非常想參與。但考慮到當時擬參展的鈑金折彎加工系統尚處在研發的最后階段,才選擇了在第二屆進博會時再來。
“來中國,就得有最頂尖的裝備!”白石大說,中國發展速度非常快,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只有具備為產業鏈下游的中國制造業企業提供周到服務的能力,才有參加進博會的底氣。
如今,對很多外企來說,中國市場的價值并不止于中國。據統計,全球90%的個人計算機、80%的空調、75%的太陽能電池板、70%的手機都在中國生產。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步伐加快,供應鏈“內外協同”的競爭新優勢正在形成。
“之前一家中國客戶通過進博會購買了我們的產品后,發現效果很好,便在其全球各地的生產基地推廣布局,我們產品的銷量也隨之成倍增長。”白石大說,天田將積極把握中國擴大開放的機遇,為更多中國伙伴提供支持。王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