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希望可以過上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簡單生活。“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慢性、危及生命的疾病,被視為“心肺血管系統的癌癥”。常見癥狀包括活動后氣促、疲乏等。隨著肺動脈壓力升高,患者的心臟負荷會持續加重,最終導致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因其病情嚴重,未經靶向藥物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平均2.8年。在2006年以前,我國肺動脈高壓患者的3年生存率只有38.9%,現在可以達到75.1%,這離不開醫學研究、臨床醫療、政策及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曹筠子,2013年在北京阜外醫院確診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如果不及時治療,醫生說我只有2.5年的生命。“肺動脈高壓除了給她帶來身體上的痛苦與不適,也為她帶來了心理負擔,作為一個愛美的女生,甚至不敢與朋友一起逛街,僅僅是擔心拖累大家的進度。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紀求尚教授提到,“從95年第一個治療肺動脈高壓靶向藥物的出現,到目前臨床最新使用的內皮素通路靶向藥物馬昔騰坦,為肺動脈高壓患者帶來了生存與生活希望。通過對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的研究,目前有三條通路的靶向藥物。隨著國家政策的陸續出臺,規范化診療的推進,以及治療肺動脈高壓靶向藥物被納入醫保報銷,患者的疾病負擔得到了進一步緩解。”
“我目前是三種藥物聯合治療,體力慢慢得到了恢復,雖然我們身患疾病,但是疾病并不能剝奪我們的理想和幸福。”曹筠子感慨地說道,“人可以開開心心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我們會有攻克肺動脈高壓的那一天。”這句話是紀求尚教授為代表的醫生群體與曹筠子及所有患者們最大的心愿。(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