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當江南水鄉 擁抱“流量經濟”

      時間:2022-10-27 16:49:55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資料圖片)

      在互聯網+新經濟時代,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鄉如何獲得新的經濟動能?當沉淀千年、溫婉恬靜的江南水鄉與流量經濟、網紅經濟相遇,會撞出怎樣的“火花”?近年來,上海奉賢莊行鎮探索打造網紅集聚地、品牌集聚地、城市功能差異性標桿,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據介紹,莊行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明清兩朝商業發達、街市繁榮,莊行老街于明洪武元年就已形成,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屬于“南橋塘歷史風貌保護區”,是奉賢區內最有江南水鄉神韻的明清建筑一條街。莊行老街橫貫古鎮,長約1400多米,是奉賢保存較好的一條明清老街,街旁的南橋塘開挖于明代嘉靖年間,臨河而居的江南特色老街保存完整,“一街、四水、五古、十一弄”的整體格局,形成古街巷、古橋梁、古建筑、古河道、古商鋪的特色格局。

      “冷江雨巷項目區域就是選址于此,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莊行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冷江雨巷項目規劃東至浦衛公路,南至南亭公路,西至興民路,北至浦南運河,總區域面積約2.2平方公里,將建設以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區為核心,網紅小鎮與新業態相結合的特色小鎮。

      前期通過保護留存的歷史建筑、發揚民俗習慣、傳唱人文軼事紅色經典等將歷史文脈的傳承作為古鎮發展的靈魂,全鎮現有奉賢區級以上物質文化遺產19處,市、區非遺項目7個。古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原作者宋懋澄、御醫世家何氏家族、海派畫壇巨匠莊仁詠等文人墨客;今有莊行刻紙、農民詩歌、漢光瓷等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同時,又有莊行農民武裝暴動等紅色文化。莊行鎮邀請專業的文化研究機構進一步挖掘、提煉出古鎮的六大文化體系,編撰《莊行記憶》《時光里的莊行》兩本書。同時在老街打造文化會客廳,全面展示莊行的發展歷史,用多種形式講好古鎮故事。

      根據這些歷史脈絡,結合最新的規劃發展理念,綜合考慮莊行當下所處的發展形勢、自身優勢,“冷江雨巷”項目以莊行老街為核心,以“都市古鎮、田園牧歌”為規劃愿景,打造“時尚與古樸對話、傳統與現代握手、技術與藝術融合”活力區。以“小橋流水人家、燈火闌珊莊行、江南院子、未來空間”為意象,建設具有“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功能的“古鎮新城”示范區。形成打造“奉賢新城·莊行古鎮,冷江雨巷·數字涇塘”的整體定位,在文化、產業、旅游等方面全面融入奉賢新城,與新城實現聯動發展,啟動城市有機更新,形成“十字涇塘、環形綠廊、一港三園、三街十一弄、八景十五橋”的新江南水鄉景致,以24公頃冷江雨巷核心區為引領,帶動133公頃莊行古鎮全面復興。

      “我們以‘江南院子’為空間載體,將著力打造‘總部經濟、流量經濟’集聚地,開展網紅、電商產業招商工作,不斷放大冷江雨巷產業招商效應。”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已經吸引2100戶商貿型企業前來注冊,累計實現稅收2.73億元。同時,莊行鎮也將古鎮更新與新經濟新業態有機結合,把“小店經濟”作為新亮點和增長點,將恢復鼎豐、聽真戲院等原址與引進現代文化精品店相結合,集聚一批特色網紅店、品牌店、創意店、國潮店、特色展覽等,加入互聯網元素,增強商業活力的同時增添煙火氣,聚焦多層次“流量經濟”打造互聯網創新集聚之地、吸引年輕人打卡的時尚古鎮,把“冷江雨巷”建設成為富有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古鎮式特色經濟產業區,為“流量經濟”持續賦能。

      標簽: 流量經濟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