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虎門:工業強鎮開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蝶變”

      時間:2023-04-18 20:50:57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虎門銷煙拉開中國近代史序幕,如今硝煙過去,廣東虎門已經成長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樞紐、產業重鎮。圖為虎門大橋下的威遠炮臺舊址。本報記者 趙慶國/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這樣一個地方,既承載著歷史的滄桑厚重,又處處彰顯現代化開放活力,歷史文化底蘊與現代化建設在這里交相輝映、相互成就——這里就是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

      1839年,民族英雄林則徐在虎門銷煙,譜寫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雄壯史詩;1978年,虎門引進中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東莞太平手袋廠,成為改革開放的一座重要里程碑。40多年來,虎門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起航,搶抓國際和區域產業轉移機遇,大力發展制造業,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一直緊跟時代步伐,敢為人先,勇立潮頭。

      紡織服裝,是廣東省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虎門的一張亮麗名片。截至2022年,虎門紡織服裝產業已經成長為一株年產值超400億元、年銷售額超800億元的“參天大樹”。今年2月,廣東提出,推動全省紡織服裝產業走時尚化、高端化、品牌化、數智化、低碳化、國際化和總部經濟集聚地、創意設計策源地、服貿會展新高地的“六化三地”之路,這為虎門高質量發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再創新優勢?如何升級新型城鎮化,做好產、城、人融合發展文章?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虎門鎮黨委書記蔣亞軍。

      東莞新地標 區域新門戶

      蔣亞軍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虎門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新局面,目前全鎮地方生產總值超700億元、稅收近百億元、人口過百萬。過去的十年里,虎門夯實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增加了發展動能,拉開了城市格局,成為東莞市唯一集高鐵、城際、地鐵、高速、粵港澳航線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高鐵直達香港,讓虎門參與“雙區”建設的基礎條件更加成熟。

      蔣亞軍說,虎門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正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發展。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支撐,系統規劃“九縱九橫”交通路網格局,分期分類啟動總投資超40億元的54條道路建設,全力配合推動獅子洋通道、輪渡路等區域性道路工程建設,助力推動深江鐵路、東莞地鐵2號線三期等軌道交通建設,積極參與建設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今年,虎門高鐵站將啟用新站場和交通換乘中心,坐擁世界級服裝產業集群的虎門,正加快建設時尚虎門的新征程。蔣亞軍介紹,虎門高鐵站TOD核心區策劃招引國際電子競賽場館、東莞優品展銷等項目,既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的潮流前線,建設時尚產業研發及展銷中心,打造集總部經濟、時尚發布、研發設計、商務會展于一體的現代時尚產業集聚區,同時將其建設成為展示東莞高質量發展成果的城市會客廳,打造成吸引廣大創新創業青年,特別是港澳臺僑青年集聚的活力新城,成為東莞新地標、區域發展新門戶。

      堅持制造業當家 大力拓展新空間

      當前,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廣泛且強烈的共識。蔣亞軍說,虎門將按照黨中央、省、市關于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認真落實廣東省委提出的“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繼續通過新型城鎮化的升級,做好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文章,真抓實干,破題攻堅,為高水平推進廣東現代化建設展現虎門新擔當新作為。

      改革開放40多年來,隨著虎門經濟飛速發展,原來的農村地區與中心城區已經連為一體,但以往低效的土地利用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生產的需要。推進城市更新、盤活閑置土地,加快推動“三舊”項目改造,成為虎門催生發展新動能、助推新一輪發展的關鍵。當前,虎門正把產業空間拓展作為城市規劃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和社區振興發展的重頭戲。

      蔣亞軍說,虎門從制造業起步,今后也要始終堅持制造業當家。把拓空間作為虎門堅持制造業當家、推動制造業提升的“頭號工程”,緊抓中央、省、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和政策的窗口期,大力在“工改工”上破題,進一步完善“鎮級統籌、鎮村共建、利益共享”的土地統籌模式,提高社區參與“舊改”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滾動實施“工改工”三年行動計劃,改造提升低效鎮村工業園。

      另外,要聚焦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緊抓產業地圖編制,建立產業空間規劃聯動機制,算好招商引資“空間賬”,做到抓招商與拓空間一體推進。服務本土企業增資擴產與引進新的動能并舉,力爭引進落地一批大企業、大項目。

      蔣亞軍強調,2023年,虎門將大力升級制造業。關鍵是要提高制造業單位面積的產出,升級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讓制造業項目的含金量更高。同時,制造業升級的經濟效益要與村民共享。一方面,通過城市更新,推出一批高品質、低成本的產業空間來承載新興產業。另一方面,規劃調整升級一批產業用地,吸引高品質的先進制造業進駐。比如,虎門正在建設的一宗“工改工”項目(北柵社區的智匯城項目),投資15億元,瞄準智能制造、先進裝備制造等開展招商,項目投產后,社區的年租金收入預計增加1億元,讓村民享受發展的紅利。

      提升城鄉品質 留住城市記憶

      近年來,虎門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可喜成績。

      蔣亞軍介紹,虎門將啟動建設約30公里的鄉村振興示范帶,開展老村舊村環境提升,加強閑置地、邊角地、鎮村交界地等的整治,打造2~3個舊村改造示范點,以點帶面改善社區面貌和品質。做好農業休閑小鎮規劃,推進農田復耕項目建設,加強零散農用地統籌,試點統籌整片農田,發展規模農業或農旅項目,用好用活農用地資源。加強“兩違”治理,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清、三拆、三整治”,啟動鐵皮圍蔽全域整治行動,更新、規范、美化建筑物和用地圍蔽,完成全鎮危舊農房整治,高標準開展小城鎮品質提升建設,推動全部社區達到“示范圩鎮”標準。促進集體經濟增值增效,鼓勵村組兩級集體積極參與城市更新、產業項目等招引和建設,力爭2023年鎮村組兩級集體總資產突破280億元。

      當前,東莞正在推廣“覺醒之門、英雄之地”,擦亮“中國近代史開篇地”的城市名片。蔣亞軍介紹,虎門銷煙歷史文化旅游區規劃建設正加快推進。此外,虎門還將加強文化保育,保護活化蔣光鼐故居、逆水流龜村堡等一批歷史文化資源,傳承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推動執信街區城市更新并建設虎門太平老街示范段,讓太平作為東莞老城區之一的城市記憶得到延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打造時尚文化藝術季活動品牌,積極舉辦虎門馬拉松等一批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籌建虎門文化藝術中心,升級虎門圖書館等一批文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一批體育設施。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