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品牌日線下活動的“鎮館之寶”——“中國空間站110模型”。資料圖片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對接“天宮”,兩個航天員乘組“太空會師”并拍下“全家福”……剛剛過去的5月,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捷報頻傳,在建設航天強國的道路上步履鏗鏘。
也是在這個5月,第七個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在上海舉辦。“中國空間站1模型”作為今年線下活動的“鎮館之寶”,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打卡”。這一閃亮的“國家名片”背后,是三十載載人航天事業接續奮斗的砥礪與榮光,是一代代航天人赴九天、問蒼穹的夢想與遠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今,中國空間站已經進入全面應用和發展階段,并向世界敞開合作——除了國際合作項目,還歡迎外國宇航員來訪。這也為中國品牌日活動的永久主題“中國品牌,世界共享”作出最強有力的太空注腳和時代表達。
“太空快遞”先行抵達
北京時間5月10日21時22分,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并取得圓滿成功。有網友說,“中國空間站準備收快遞啦。”
天舟貨運飛船是專門為空間站送貨而研制的。航天員要在空間站長期工作和生活,就需要貨運飛船一次性把幾噸重的貨物送上去,包括航天員的衣服、食物、日用品等。此外,貨運飛船還有一項重要的使命就是給空間站補加推進劑。
天舟六號由貨物艙和推進艙組成。通過改進,貨物艙擴容20%,有效裝載容積從18.1立方米提升到22.5立方米,攜帶了航天員在軌所需的服裝、食品、飲用水等物資。推進艙則用于儲存天舟六號飛行所需以及補加給空間站的推進劑。天舟六號計劃為空間站補加約700公斤的推進劑。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貨運飛船系統機械總體主任設計師賈東永介紹,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現在的載貨比(指貨物重量占整個飛船的總重量的比例)是0.53,是目前現役貨運飛船中運載能力最強的。
據介紹,在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空間站對于一些設備組件以及實驗用品的需求量比較大,貨運飛船有限的運載空間主要用于滿足這些需求。未來貨運飛船運送的物資,將進一步傾向于航天員的定制化需求,提升航天員的幸福感。
在太空,水果是不可多得的食物。此次天舟六號的貨物清單里,新鮮水果的重量約70公斤,是天舟五號攜帶水果重量的約兩倍,這些水果將同時保障神舟十五號和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的食用需求。
舌尖上的“太空廚房”
“天宮”食譜什么樣?“出差”太空究竟是種怎樣的體驗?
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太空食品主要是罐頭食品和脫水食品。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中國的太空飲食已經逐漸向著更加豐富多彩和高品質的方向邁進。
今年春節,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太空年夜飯”菜單公布:有水餃、桂花芝士年糕、血糯米八寶飯等主食,熏魚、椒麻鵝、臘筍燒肉、醬鹿肉、黑椒牛柳等“硬菜”,還有西紅柿雞蛋湯、紫菜蛋花湯、翡翠白玉湯等湯品,以及蘋果胡蘿卜汁、果凍果脯等共19樣。
4月20日,在“天宮對話——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與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青少年問答”活動上,神舟十五號乘組向各國青少年展示了他們帶到空間站的“儲備糧”,其中有麻辣海帶絲、松仁玉米罐頭、飲料等。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介紹,貨運飛船提前送上在軌期間的所有食品,還有一些新鮮水果,航天員可以自己制作酸奶,空間站也有飲水機、冰箱等廚房設備。
專業人士解釋說,太空沒有空氣對流環境,所以普通的微波爐不能讓食物均勻加熱。為了讓航天員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我國空間站的微波爐裝有360度循環熱風技術,能有效解決加熱慢、受熱不均等問題。
雖然在太空“出差”吃得不錯,但不能擁有“洗澡自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介紹說,“航天員們在天上不能洗淋浴,只能用濕毛巾加熱后擦拭身體。洗頭也是用免洗洗發液揉搓后擦干凈。”
在空間站內產生的垃圾怎么處理?在上述“天宮對話”活動上,神舟十四號航天員蔡旭哲介紹說,如果是不會對站內環境造成污染的工作垃圾,就直接裝到垃圾袋進行保存處理。生活垃圾容易發霉變質,會對艙內的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需要把生活垃圾裝到密封袋里,進行抽真空密封處理。
5天共軌“太空交接”
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18時22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打開“家門”,歡迎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后續,兩個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進行在軌輪換,共軌生活約5天時間。
目前在空間站上存有大量不同類別的物資,包括維修、操作相關的工具,還有航天員生活需要的食品、服裝以及應用系統需要用到的試驗樣品。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副主任設計師夏僑麗介紹,對于不同類別的物資存放在哪里,兩個乘組需要進行交接。
此外,空間站內的一些日常維護性的工作,包括工作項目具體的操作,神舟十五號乘組都將與神舟十六號乘組進行交接。還有一些在軌的工作和生活經驗需要對新乘組做交流和交接。在神舟十五號乘組撤離階段,還會對撤離前的垃圾和返回地面物資進行整理。
神舟十五號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了半年,期間執行了四次出艙活動,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單個乘組出艙活動新紀錄。在空間站工作生活期間,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將進行出艙活動,開展空間科學實(試)驗,完成艙內外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等各項任務。此外,還要開展科普及公益活動,包括“天宮課堂”授課、公益視頻拍攝等。
相信未來,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不會只停留在近地軌道,一定會邁得更遠。據了解,近期,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總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