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張越熙
時隔2個月,5月29日,榮耀再次發布全新一代數字系列手機——榮耀90系列。該系列包括榮耀90 Pro與榮耀90兩款機型,集零風險調光護眼屏、2億像素寫真相機、高密度超大容量電池于一身,再次成為檔位創新技術與用戶體驗的新標桿。
在發布結束間隙,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趙明接受了封面新聞的專訪。針對國內手機市場一季度出貨量低迷的現狀,趙明明確表示,市場上的起起伏伏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尤其是電子消費品來講,一款產品或者一兩單的產品對市場的份額變化很大。
【資料圖】
對現在的整個手機功能來看,趙明發現,在人像攝影上似乎是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比誰美顏的更夸張,飽和度更高,這條道路上沒有最狠只有更狠,你是微整容我就來一個徹底整容。這個情況走下去之后我們沒有辦法競爭了,你發現你的價值主張是被競爭牽引。”在經過深度思考之后,趙明認為,人像攝影的核心是追本溯源,在最終的作品上真正地展示出來。
盡管一直奔波在各大區域,在公眾面前出現的趙明一直是硬朗且精神的形象。盡管這次發布會同臺的是有著“軍藝校草”之稱的楊洋,但從精、氣、神來看,趙明完全不輸。
趙明常說,經榮耀做得最多的就是打破原有的很多體系和舒適區,這次市場也看到榮耀90系列的很多變化,面對挑戰舒適區,趙明直言,其實榮耀是在不斷對未來進行儲備。“經過2021年、2022年兩年的蓄勢,2023年榮耀在試驗室研發領域的諸多的積累,開始逐步的向外爆發這樣的一個時代。”趙明說,榮耀Magic5在通訊、續航、屏幕顯示等諸多方面成為新的行業標桿。
公開數據顯示,榮耀整個研發成本占整個收入的10%,在國內手機研發領域基本處于第一。同時也沒有任何一個廠家像榮耀一樣在海外業務,投入幾百人上千人的團隊。
對于當年走過的困境,趙明也直接坦言,開拓海外市場的時候,基本上沒有收入,還要堅持一年,放到別家公司可能早都砍了。“因為你手機沒有貨,其他的產品也都沒有貨。但是在這兩年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我們反而是心里不慌。”趙明說:“還記得21年的時候我們講了‘微笑的曲線’,因為我們知道未來一定會有觸底反彈,我們一定會回來,你就一定不能做自毀長城的事情。”趙明也直言,這兩年發展一直都還是跟團隊一起共同構思,面向未來業務邏輯和商業策略這個階段,坦率講也沒有好好的停下來,也沒有時間總結一下
“這兩年榮耀的團隊在不斷的變得成熟,我們從原來的一個部門真正地變成一個公司體系化的運作。”趙明說,在面向全球市場競爭過程當中,組織的系統化、體系化作戰能力和體系化的承受能力都在大幅度的增強,創新驅動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塊。
在很多手機廠家大規模的開發自研芯片的當下,趙明卻有著自己的思考。有著oppo的前車之鑒,趙明堅定的認為——自研芯片這方面榮耀一定會根據需要來制定自己的芯片戰略,既不盲目樂觀,也不妄自菲薄。
在趙明看來,榮耀芯片的戰略,一定是一個全球化和開放的體系,根據自身的產品定義的需要來自主的選擇是自研,還是選取第三方芯片,保持產品上最佳的競爭力。
“我們不會糾結一個芯片是不是自研,當我們該出手的時候,我們做的無論是ISP的芯片也好,還是通訊的射頻芯片也好,做出來在產品體驗上非常好,未來我們還會有很多這樣的選擇。”趙明一錘定音。
這次榮耀90加入了自研人像的引擎和2億像素的攝像頭,用1/1.4英寸的大底,將類光學變焦的體驗帶到這顆兩億攝像頭。在趙明看來,這樣的設計不是單純的參數問題,而是背后有很多的調教、規格和選擇上的考量,最終在消費者層面帶來好的體驗。
2億像素寫真相機、3840Hz超高頻PWM零風險調光護眼屏,以及5000毫安時高密度超大容量電池,榮耀主打這核心三個領域正是消費者在攝影攝像上的核心痛點。
趙明發現,在人像攝影上似乎是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比誰美顏的更夸張,飽和度更高,這條道路上沒有最狠只有更狠,你是微整容我就來一個徹底整容。這個情況走下去之后我們沒有辦法競爭了,你發現你的價值主張是被競爭牽引。”在經過深度思考之后,趙明認為,人像攝影的核心是追本溯源,在最終的作品上真正地展示出來。
盡管每一家手機廠商在人像某種程度更多還是硬件PK,某種程度上秀肌肉的偏多,但是在人像風格上深度思考的偏少。“像很多人說我用了什么硬件拍的更清晰,這個理念是對的,但是這些是不是消費者最需要的,手機廠商還是要從消費者他內在和真實需求出發,來構筑自身人像價值觀和人像價值主張。”
基于這樣的理念,他就把今年的榮耀人像寫真影像的核心邏輯理念,在榮耀90系列當中就呈現出來了,未來在榮耀新的產品系列當中我們用到人像引擎和人像技術,也會遵循這樣的邏輯原則。趙明認為隨著AI算力提升,未來手機的攝影攝像功能會更加逼近單反的風格。
最近大模型太火了,國內大模型的廠家可能有幾十家,從未來對于智能手機的方向的影響,趙明認為——云側的大模型和端側的大模型以及端側的AI是有差異的。
“你說未來的云側的大模型會不會影響手機的形態?客觀上來講,中國是全球的網絡連接基礎最好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網絡的連接能跟中國相比。”趙明進一步解釋道,要說智能手機因為網絡連接,因為大模型而對于手機有什么重大的影響?其實還是需要有一些全新的技術來填充這個差距和距離。
在趙明看來,未來的手機是不是有更多的形態?無非要解決計算平臺的問題,顯示平臺的問題,通訊平臺的問題。“其實手機無外乎核心這幾大平臺。當然通過系統架構設計、續航,動力系統和電源系統這幾大平臺,所有的工作,未來的手機和智能終端的變化圍繞著幾大平臺進行發展和演進。”趙明說,你可以想象未來的顯示平臺會不會通過眼鏡、投影,同時要解決高速連接。總體就是,用技術創新到一定程度可能產生由量變產生到質變的過程。
說到這里,趙明話鋒一轉:“但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或者一段時間內,我們看到的手機作為計算平臺、顯示平臺,它帶來的綜合的效率還是高的。要替代來講,那就要更高效的,我們所說的平臺的組合,能夠替代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