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全球速看料】Z世代再掀“購金熱” 買金當理財須謹慎

      時間:2023-06-17 09:55:19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富時當首飾,窮時當盤纏”“年少不知黃金香,現在越買越上癮”“花了錢又好像沒花錢”……社交平臺上,網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黃金購后感”。

      近兩年來,買金成為我國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新流行。除了黃金飾品,總價在千元左右的轉運珠類足金首飾、小克重金豆等都成為熱銷爆款。


      (資料圖片)

      今年618活動期間,不少網友照例交上購物節買金“作業”(指低價黃金購買渠道與方法)。不過,自2022年10月以來,足金價格持續走高。也有網友曬出去年618期間買金的訂單,表示“今年的金價真下不了手”。

      年輕人為何熱衷于買金

      根據《2022年中國黃金首飾行業洞察報告》,近五年來,Z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對黃金的消費意愿增長迅猛,從2016年的16%增長至2021年的59%,是各年齡群中金飾消費潛力最大的。

      目前國內黃金珠寶行業呈現國際品牌、港資品牌與內地品牌“三足鼎立”的局面。國際大牌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以蒂凡尼、卡地亞為代表的高端奢侈珠寶品牌,另一類是以施華洛世奇、潘多拉等為代表的輕奢珠寶品牌。港資品牌以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為代表。內地品牌以中國黃金、老鳳祥、周大生等為代表。

      為何這屆年輕人開始熱捧黃金?有從業者告訴記者,其中一個原因是年輕人對國潮和國有品牌的喜好增多,選擇在周大福等中國黃金品牌購買飾品,而不再追求國外的奢侈飾品。“從施華洛世奇近幾年來遇冷,就能看出年輕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更務實也更精明了。”

      上述從業者還分析道,以前受工藝限制,金飾款式老氣,佩戴還容易變形。近年來,各大黃金珠寶品牌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推出了5G黃金、3D硬金、古法黃金、琺瑯金等新工藝,還通過IP聯名的方式推出年輕化、潮流化、個性化的產品,如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與迪士尼、海綿寶寶、哆啦A夢進行聯名,周大福旗下的子品牌“獨白”也與大英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出了聯名,“拿捏”了年輕人的悅己消費需求。

      但這只是近年來黃金銷售火爆的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部分消費者在不同材質的珠寶飾品的選擇中,開始更多關注保值性,金飾也變得比鉑金飾品更受歡迎。

      用攢金豆抵抗消費主義

      一顆、兩顆、三顆……玻璃瓶里集滿了叮叮當當的幸福。對小金豆的擁躉,發薪日買一顆金豆,成了理想的存錢方式。

      “我平時不炒股也不關注基金,這幾年買首飾后開始慢慢關注黃金。”95后女生小馬已經攢了30多顆小金豆。“跟小克重的金飾不同,金豆類產品很容易讓人產生積攢的想法。而且購買克價400元上下的金豆壓力較小,將來還可打成金飾。”

      一般電商平臺小金豆售價只比實時金價貴幾塊錢的工費。而周大福等品牌旗下的產品,加上了手工費和品牌溢價之后,每克金價比實時金價要高出50~60元。

      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上,領豐金、實時金等品牌靠小金豆這一“網紅”單品迅速崛起。領豐金電商負責人說,“之前我們做線下珠寶店時,發現老百姓買金條有一個普遍痛點——克重大、價格高、投資門檻高,而金豆類產品相當于把投資金條化整為零了。”

      據了解,早期的金豆類產品是非標的,銷售情況很一般。但變成標品后的小金豆,因為克重小、價格低,年輕人很容易領會到保值的內涵。再加上Z世代是網絡原住民,對網購有天然的信任,也容易對社交平臺的“種草”買賬。多重因素疊加,讓小金豆一下成為“爆款”。

      雖說購買小金豆更多出于投資需求,但年輕群體似乎并不指望靠攢金豆賺大錢。相比較黃金基金等線上交易,攢金豆可謂儀式感和成就感十足。有網友說,類似于“一邊熬夜一邊養生”,攢金豆更像是年輕人抵抗消費主義的掙扎。

      除了小金豆,在電商平臺上被不斷復購的還有小克重的金瓜子、金花生、金元寶等產品。

      買金,沒想象中那么簡單

      自2013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國內的黃金消費可以分為黃金首飾用金、金條及金幣用金、工業及其他用金。其中,黃金首飾用金為最主要的消費需求,占全國黃金消費量的比重約為60%。

      值得注意的是,金店內的黃金飾品分為“按克計價”和“按標簽計價”(俗稱“一口價”)兩種。“一口價”金飾不以重量為單位進行銷售,其手工費、創意設計費占了很大比例,每克售價明顯比按克計價的黃金要高。此外,即便是按克計價的金飾,如果要以舊換新,當前金店普遍存在20%左右的折舊費用。因此,從保值和增值角度考慮,購買黃金首飾并非首選。

      年輕人熱衷于積攢的小金豆,一般可以拿到有黃金回收業務的金店或典當行去變現,金店的回收價格比典當行低一些。觀察人士指出,眼下,絕大多數攢金豆的年輕人,對金價并不敏感,更熱衷于通過鉆研平臺福利——在疊加了各種各樣的優惠券、滿減之后,以足夠低的克價買入。如果是出于好看好玩、悅人悅己的心態購買金飾或小金豆,無可厚非;如果將其視作理財,急買急拋其實并不劃算。

      在資深黃金分析師劉旭看來,最合理的黃金投資方式,是購買金幣或金條,尤其是有銀行背書的金幣,變現最為方便。一些知名品牌推出的金條,在回收時比較有保障。如果是沒有品牌的金條,在變現時要加上鑒定費、檢測費和手續費,交易成本就比較高。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也表示,黃金雖有強大的安全性、流通性和獨立性,但價格變化大、影響因子多元,不適合短線進出,更適宜作為“壓箱底資產”長期持有。另外,黃金也更適合作為風險對沖工具加入整體資產配置計劃。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