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早上起太早也不好?幾點起床合適? 環球微動態

      時間:2023-04-26 10:47:51       來源:蝌蚪五線譜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這是我們從小學習并熟知的,但實際情況是,晚上玩手機玩到深夜,早上賴床到日上三竿,節假日期間更是如此。爸媽就開始苦口婆心地勸“晚上少玩一會兒手機,早睡早起身體好”,但其實早起不一定是健康的,起得太早有時候身體也會受傷。

      01早起和起太早一樣嗎?

      大家都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早睡早起身體好。但實際上,早起和過早起床是不同的概念。早起本身意味著昨天沒有睡得過晚,如果晚上10點睡覺,早上不睡懶覺,是正常的,表明睡夠了,睡眠質量好。如果睡眠時間不足的人,卻又要起得早,危害不亞于熬夜。


      (資料圖片)

      起床太早,睡眠中斷往往是突然的,可能導致睡眠惰性,表現為起床時昏昏沉沉、認知能力下降、情緒低落,嚴重者可有方向感障礙或意識混亂。

      02過早起床會對身體產生什么傷害?

      更易煩躁。起床太早會導致體內皮質醇水平更高,這是一種與壓力有關的激素。起太早的人更易肌肉疼痛、頭痛,皮質醇使人對外界刺激的警惕性增高,也更容易煩躁。

      疲勞加倍。因為白天較長,午餐和午休的時間也相對較短,更容易出現疲勞。晚上就會更早躺下,這樣會出現睡眠晝夜節律紊亂。

      睡眠剝奪。起太早和熬夜一樣,都會導致睡眠時間不足,產生睡眠剝奪的癥狀。除了乏力、頭暈、注意力下降等,長期還可能讓身體免疫功能失調,多種疾病風險增加。

      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喜歡早起,不到5點就起床,其實這可能存在危險。過早起床和熬夜一樣,都會導致睡眠時間不足,產生睡眠剝奪的癥狀:急性睡眠剝奪會產生頭痛、頭暈、注意力下降、煩躁等癥狀;長期睡眠剝奪會導致身體免疫功能失調,使患消化道疾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免疫性疾病等風險增加。

      03早上幾點起床合適?

      早起時間要隨季節變化。傳統醫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思想——“天人相應”,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晝夜節律,二是四時節律。

      晝夜節律:晝夜變化為自然界的根本節律,因此睡眠起居是人體最重要的生理活動。很多長壽老人的養生秘訣中有一條準則,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天,太陽升起得早,適合早起,6點多最為合適,不能睡到太陽照屁股;冬天,太陽七八點才升起,這時最好晚起,才最符合人體生理節律。

      四時(四季)節律:春主生夏主長,春夏天地陽氣正旺,故當晚睡早起,益于人體陽氣生發;秋主收冬主藏,秋冬陰氣漸興,秋當早睡早起、冬應早睡晚起,則益于陰精藏補,以順應天地四季漸變。

      綜合:

      科普中國“萬萬沒想到,‘早起’可能比熬夜更危險!這個時間起床才更健康”

      廣西疾控“早起的‘早’到底是幾點?早于這個時間,心臟、大腦都受傷”

      健康時報“萬萬沒想到,早起也傷身,起床、睡覺都有最佳時間點!”

      整理:劉雪潔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