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進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是在何種背景下出臺?部署了哪些主要任務?就社會關切,本報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部署12項重點任務
【資料圖】
節能標準是國家節能制度的基礎,也是推動全社會節能降碳的重要支撐。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實施強制性能耗限額國家標準108項、強制性能效國家標準66項、推薦性節能國家標準190項,節能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對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與‘十四五’節能降碳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相比,節能標準化工作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標準制定修訂效率不高、指標不夠先進、覆蓋范圍不廣、應用實施力度不足等。”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圍繞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加強節能標準應用實施與監督檢查、強化能效領先正向激勵、夯實節能標準化工作基礎等四個方面,部署了12項重點任務。
在加快推進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方面,加快制定修訂一批重點領域節能標準,穩步提升重點用能行業能耗限額要求,持續提高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水平,不斷擴大節能標準覆蓋范圍。
在切實加強節能標準應用實施與監督檢查方面,壓實用能單位主體責任,嚴格執行節能國家標準,切實加強標準實施情況監督檢查。
在強化能效領先正向激勵方面,大力推進重點行業和產品設備節能降碳更新改造,加強綜合性政策支持。
在夯實節能標準化工作基礎方面,強化節能標準化工作數據支撐,建立節能標準實施評估和反饋機制,統籌做好節能標準化工作經費保障。
節能標準更新升級
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和強制性能效標準,是滿足節能管理的基本要求,依法必須執行。《通知》對強制性節能標準取值原則提出了哪些要求?
《通知》提出,重點用能行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分為先進值、準入值和限定值。其中,先進值對標國內或國際同行業能效領先水平,原則上其取值應代表行業前5%左右的能效水平;準入值是新建和改擴建項目等新增產能必須滿足的能效水平,原則上其取值應代表行業前20%左右的能效水平;限定值是存量企業生產必須達到的能效水平,應以淘汰一定比例的現有高耗能落后產能為取值原則,在基于節能改造的基礎上淘汰20%左右的落后產品和產能。
《通知》還指出,重點用能產品設備強制性能效標準分為3級(部分為5級)。其中,1級水平應對標國內或國際同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領先水平,原則上其取值應代表同類用能產品設備前5%左右的能效水平;2級水平作為節能產品認證依據及新建和改擴建項目設備采購依據,原則上其取值應代表同類用能產品設備前20%左右的能效水平;3級(或5級)水平是用能產品設備進入市場的最低能效水平門檻,根據各類用能產品設備的技術特點及能效現狀,原則上應淘汰20%左右的落后用能產品設備。
“《通知》中的取值原則是對節能標準制修訂中各級指標的原則性要求,在具體推進各項標準制修訂過程中,將結合不同的行業能效現狀、產能情況、產品設備技術特點等予以統籌把握。”上述負責人如是說。
發揮標準的引領和約束作用
節能標準作為重要技術抓手,對持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重點領域和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行業要充分認識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節能標準化工作,加強部門協同,強化宣傳培訓,推動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取得實效。”上述負責人強調,在組織領導方面,各有關部門要完善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機制,加快標準制修訂進度,加強全過程指導,確保節能標準指標先進性、科學性、有效性。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加強節能標準應用實施,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和約束作用。鼓勵各地區和有關單位結合實際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
在宣貫培訓方面,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開展節能標準化工作政策解讀和業務培訓,拓寬節能標準信息發布渠道。充分利用世界標準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等主題活動,大力宣傳節能標準,提升全社會節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