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總是“幻陽”怎么辦?心理學技巧助你應對“新冠焦慮”

      時間:2022-12-23 09:02:31       來源:光明網-蝌蚪五線譜

      作者:唐義誠,系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副秘書長

      最近,網絡上頻頻冒出一種新的“不明疾病”——“幻陽癥”。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自己出現了此疾病的諸多“癥狀”,總覺得自己身體哪里不舒服,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并反復開展抗原自測,既擔心自己是否陽了,又希望早點陽了算了。當然,所謂“幻陽癥”并不是一種典型的心理障礙,只是網友們面對新冠感冒的自我調侃,反映的是人們面對短期疫情變化出現的焦慮與緊張情緒。


      (資料圖片)

      從心理學的角度,“幻陽癥”帶來的焦慮感主要是一種面對未來的恐懼,人們常會為“不知道另一只靴子什么時候落地”而焦慮,不確定性有時候比確定的壓力更加令我們煩惱。

      為了應對這種煩惱,我們不妨這樣想:還未感染新冠病毒是一件好事,如果已經感染,至少不必再為此焦慮,也是一件好事,既然怎么樣都是好結果,面對新冠病毒的心態也就會平和許多。

      同時,我們需要認知到“幻陽癥”作為一種情緒反應是具備功能性的,焦慮是一種在潛在威脅面前無能為力的狀態,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并非無能為力,你發現只需要去做些什么,就能避免壞事發生,焦慮是不是就減輕了?所以,“幻陽癥”帶來的焦慮感會轉化成行動,讓我們更謹慎地做好防護,理性應對疫情,最終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病毒侵害。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把“幻陽癥”看成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免疫,是大腦在調動更多的資源應對外部疫情的積極反應。

      當然,即便焦慮有積極功能,如果焦慮感過于嚴重,持續地擴散或者出現急性的驚恐發作,以及莫名其妙的擔心、坐立不安,有時候還會伴隨著植物神經功能的失調,比如說手抖、出汗、尿頻、心悸或者運動性的不安。這種情況就屬于心理學上的焦慮障礙,需要及時自我調節,或者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了。

      如果你還未確診新冠,卻總是因為“新冠焦慮”寢食難安,以至于影響了正常生活,就不妨從以下方面入手,主動調節心情。

      一、讓身體動起來

      運動會產生多巴胺這種讓人快樂的荷爾蒙,經常運動的人不太容易焦慮,或者比較容易排解焦慮。但是一想到運動難免有畏難情緒,跑步或者去健身房鍛煉是件讓人頭疼的事兒,沒什么樂趣,自然也不好堅持。

      其實動起來并沒有那么麻煩,比如:兩分鐘的身體拉伸,一分鐘的原地高抬腿,20下深蹲,或者干脆就跳繩50下。這些全都是三五分鐘隨時隨地就能做了的事兒,工作和學習的間隙就可以。

      為什么這些很簡單的運動就有用呢?因為人的情緒和身體狀態,其實是互相影響和反饋的。?你可能聽說過,大笑這個動作本身就能讓人開心。人的其它情緒也一樣,焦慮的時候,人的肢體常常是僵硬和緊繃的,越焦慮越緊繃,越緊繃也就越焦慮。

      二、嘗試主動放松

      人在焦慮時,心理的表現是體驗到了失控感。中級方法的核心,就是要幫你重新獲得掌控感。譬如:你可以嘗試讓自己的注意力從未來拉回到現在,具體來說,你要關注你當下的狀態和感受:此時此刻你的感受是悲傷的,是憂心忡忡的,還是充滿內疚的?不要對你的狀態作出評價(“我內心很擔心感染,這不太對”),你只需要做一個觀察者就好。通過這種方式,你會回到當下,讓自己的身心實現統一,減少關于未來的不確定感。

      同時,你還可以做一些身體放松練習,你可以嘗試把手握成一個拳頭,感受一下手部和臂部肌肉的緊繃感,握拳的力量感。握拳一到兩分鐘之后,再慢慢地松開,松開的時候不要著急全部松開,而是要感受肌肉在一點點放松,血液重新回到原來緊繃的地方。學會控制了手部肌肉之后,接下來,你可以慢慢地嘗試控制身體的其他部位,比如說臉部肌肉和頸部肌肉。

      三、尋找社會支持

      如果實在難以忍受“新冠焦慮”,你可以嘗試找朋友聊聊天,尋求社會支持。研究表明,高質量的交流可以讓你深度放松,緩解心情。值得一提的是,深度的放松還可以刺激免疫系統,讓人體內的白細胞增加,抵抗力更強。

      人的唾液里有一種免疫球蛋白,這個蛋白含量越高,說明你的免疫力越強,科學家調查了100多名大學生,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每周有高質量人際交往的被試唾液里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最高,最不容易得病。由此可見,有效的人際交往可以為你添上心身“雙保險”!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過以上調節方法都無法緩解目前的焦慮、緊張、不安的情緒,或發現“幻陽”無法通過自行調節緩解,要及時向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心理醫生求助。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