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張玉來:創新驅動成日本農村轉型重要手段

      時間:2022-11-24 15:42:45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張玉來在其“日本農業戰略轉型:從保護防守轉向開放進攻”的主題發言中提出,農業發展戰略成功轉型是日本農業煥發生機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其政策方針已經從傳統的“保護防守型”轉向“開放進攻型”模式,經驗學習、技術反哺、創新驅動是其實現轉型的重要手段。

      張玉來表示,日本農業要素稟賦先天不足,勞動力投入不足,農業轉型是其長期試錯的結果,工業化既對農業產生沖擊,也反哺了農業。正是由于依托其工業的先進性,工業到農業的跨界技術轉移,也讓日本農業有了新的機會。現在日本很多先進的農業設施引進,都是學習荷蘭、以色列等農業強國,在技術和農耗領域反哺力度大。因此,創新驅動是日本農業最大的驅動力。

      據張玉來介紹,日本用441萬公頃占世界0.3%的耕地,養活了全球1/50的人口。目前日本還有很多土地處于荒置狀態,農業人口136萬,占總人口1%左右,農業從事人口249萬。日本糧食自給率兩個指標中,熱量自給率為38%,產值自給率則達到66%。日本農業年產值8.9萬億日元,排世界第八;農業附加值為4.7萬億日元;食品產業產值為101.5萬億日元。

      張玉來表示,此前日本很難做到農產品出口,因為其自給率達不到百分百。但近年來,日本農產品出口總額越來越大,2020年突破1萬億日元,2022年前三季度總額已經超過2021年。雖然日本農產品的出口值與不少發達國家相當,但是總熱量不高,因為日本農產品出口集中在蔬菜和高附加值農產品上。

      雖然日本糧食自給率一直在下降,但是日本農業領域軟實力的構建能力非常強。例如,日本在全球拓展和食,餐廳開遍全球各地,數量有幾十萬家,被收入《米其林指南》的日本餐廳也很多。張玉來介紹,日本餐廳的附加值水平在不斷提升,日本農業領域的世界文化遺產也很多,有11個,我國也只有15個。

      張玉來表示,今后日本農業領域需要關注的重要話題包括種業和農業標準。“日本農業已經很強,但與歐美等大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他建議,我國應該學習日本對農業的產業化改造,通過技術、模式、市場和渠道等創新,讓農業從傳統走向現代。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