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深化地理標志對外開放與合作

      時間:2023-01-17 14:58:49       來源:光明網


      【資料圖】

      光明網訊 地理標志是一種重要的知識產權,對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等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在地理標志對外合作方面有何突出進展?今天(16日)上午,國新辦就2022年知識產權相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針對這一問題作出回應。

      張志成表示,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對于推動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對外開放都具有重要意義。地理標志對外合作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在按照統一部署,積極落實中歐、中法、中泰等地理標志保護方面的協定、協議,參與更多國家和地區的地理標志保護國際合作。

      據張志成介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是我國簽訂的第一個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標志雙邊條約。截至目前,中歐雙方累計實現244個產品的互認互保,有效擴大了我國地理標志的國際影響力。

      張志成表示,中歐第二批清單互認工作又取得新進展。2022年12月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公告,依法受理了來自歐盟的175個地理標志保護申請,覆蓋了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德國、希臘等22個歐盟成員國,產品類別集中在葡萄酒、烈酒、肉制品、奶制品和橄欖油等5大類別上,占清單總數的90.9%。同日,歐盟委員會也發布公告,受理了我國的金華火腿、太平猴魁茶、富平柿餅、瀘州老窖酒、涪陵榨菜、寧夏枸杞等175個地理標志的申請,產品類別覆蓋了酒類、調味品、茶葉、肉制品、中藥材、手工藝品、水果等。至此,中歐雙方順利完成了350個產品清單公示工作。兩批清單覆蓋了中歐雙方特色鮮明、家喻戶曉的地理標志品類,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實施工作也進入了新階段。預計“十四五”末,中歐雙方地理標志互認互保的規模將穩步擴大到550個左右。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的實施將造福雙方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者、消費者,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相關企業開拓市場,帶動地理標志產品進出口,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

      張志成指出,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會同相關部門,不斷深化地理標志對外開放與合作,優化地理標志保護政策措施,嚴格保護地理標志產品,推動地理標志保護的制度規則更加完善,也推動地理標志產品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林佳欣)

      標簽: 地理標志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