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生酮減肥,真的有用嗎?

      時間:2023-04-20 22:46:26       來源:蝌蚪五線譜

      有道是,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四月不減肥,五月徒傷悲……每年春天,都有許多人嚷嚷著“瘦成一道光”。

      圖源:soogif


      (相關資料圖)

      那么,各種各樣的減肥辦法,到底哪些靠譜、哪些不靠譜呢?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熱門的生酮飲食法。

      01

      什么叫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就是會讓身體產生酮類的飲食。

      減肥的人,往往視脂肪為大敵。實際上,脂肪有著重要的生理作用,比如存儲能量。

      正常情況下,糖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遇到饑餓、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人體可以利用脂肪、蛋白質,生成糖類。

      如果情況遲遲得不到改善呢?那就干脆繞過糖類——直接動員脂肪、產生酮體,如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再利用它們產生能量。

      聽起來有些復雜,其實,許多人接觸過類似的情況:糖尿病患者,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下降,便主要依靠酮體供能。

      嚴重的情況下,體內的酮體太多,隨著呼吸擴散出來,會產生一股奇怪的味道,也就是醫生們常說的“爛蘋果味”。

      而生酮飲食,就是調整食譜,盡量選擇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的食物,使人體進入糖類不夠用的狀態。

      具體將碳水降到什么地步,與方案選擇有關。最嚴格的方案,脂肪占到食物總重量的八成;一般來說,成年人要想堅持生酮飲食法,需要將碳水控制在20克到50克之間。

      圖源:攝圖網

      這個數字什么概念呢?大概相當于每天小半碗米飯,或者一個小號的饅頭,或者手指粗細的一把面條。

      作為對比,中國營養學會的專家們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200克到300克谷物。

      圖源:攝圖網

      02這種辦法可以減肥嗎?

      可以。

      生酮飲食法原本是一種正經的治療手段,用于治療癲癇病。

      后來,人們意外地發現,這玩意兒能減肥,效果還挺好。

      圖源:soogif

      至于為什么,現在還不清楚,它可能會引起食欲下降,或者影響脂肪、血糖的代謝,還有學者懷疑,利用酮體供能會變相增加機體的能量消耗。

      當然,這里說的“挺好”,是以醫生標準而言的。研究顯示,相比于一般的減肥辦法,生酮飲食可以在一年內多減掉2公斤左右的體重。

      指望脫胎換骨,就不大現實了。

      圖源:soogif

      03要不要試試它?

      不建議這么做。

      首先,生酮飲食法的依從性非常差。想想勁道的面條、清香的米飯,熱乎乎的饅頭……適量碳水是幸福感的來源之一。這意味著,使用生酮飲食法的人,往往不能堅持下來。研究顯示,即使癲癇患者,能堅持生酮飲食的也不到一半。

      其次,減肥的人,都不希望體重反彈。生酮飲食雖然短期內的減重速度比較快,但是長遠來說不比其他方法優秀。比如,有研究顯示,如果將時間放寬到兩年,那么,生酮飲食法和其他方法減去的體重沒有顯著區別。

      usnews網站對生酮飲食的評分

      最重要的是,飲食均衡是健康的保證。想想我們的餐桌,不管什么食物,一旦天天見到,都有些吃不下吧?有學者認為,這是來自身體的提醒:食物越是多元,營養越可能全面。而生酮飲食意味著,放棄許多水果、蔬菜,以及近乎所有全谷物。

      短時間內,這可能引起“酮癥流感”,出現頭痛、頭暈、疲勞、情緒異常;長遠來說,缺少營養元素有可能引起嚴重疾病,比如貧血、骨密度下降。

      04專家的建議是什么呢?

      2021年,國內學者發表了《中國超重/肥胖醫學營養治療指南》。其中提到,如果其他方法都試過,效果比較差,又有營養師、專業醫生時時指導,定期調整食譜、檢查身體,可以考慮生酮飲食法。換句話說,它絕對不是首選的方案。

      有的讀者可能會問,生酮飲食法不能用,管住嘴、邁開腿又太難了,到底該怎么減肥呢?

      我需要減肥嗎?圖源:作者自制

      其實,利用一些技巧,可以減少減肥中的痛苦。

      比如,設置合理的目標,從醫學角度說,三個月減掉現有體重的5%,就非常理想了。

      再者,定期記錄自己的飲食情況,看看有沒有平常不注意的能量攝入,比重各種各樣的含糖飲料,熱量都不可小覷。

      再如,體重測量一周一次即可,太頻繁有可能打擊積極性;運動的時候,不要只做有氧,試試抗阻訓練,比如深蹲、俯臥撐,效果會更好一些。

      總之,對自己的身體要有點耐心。盲目追求捷徑,有可能影響健康。

      圖源:soogif

      參考文獻:

      [1] CROSBY L, DAVIS B, JOSHI S, 等. Ketogenic Diets and Chronic Disease: Weighing the Benefits Against the Risks[J/OL]. Frontiers in Nutrition, 2021, 8[2023-03-28].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ut.2021.702802.

      [2] TING R, DUGRé N, ALLAN G M, 等. Ketogenic diet for weight loss[J].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2018, 64(12): 906.

      [3] ZHU H, BI D, ZHANG Y, et al. Ketogenic diet for human disease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for clinical implementations[J/OL].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22, 7(1): 1-21. DOI:10.1038/s41392-021-00831-w.

      [4] MASOOD W, ANNAMARAJU P, UPPALURI K R. Ketogenic Diet[M/OL]//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2023-03-28].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99830/.

      [5] YE F, LI X J, JIANG W L, 等. Efficacy of and Patient Compliance with a Ketogenic Diet in Adults with Intractable Epilepsy: A Meta-Analysis[J/OL].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 (Seoul, Korea), 2015, 11(1): 26-31. DOI:10.3988/jcn.2015.11.1.26.

      [6]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M/OL].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22[2022-06-04].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885945/.

      [7]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營養與代謝管理分會, 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等. 中國超重/肥胖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21)[J].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21, 13(11): 1-55.

      作者:趙言昌 科普作家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