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大家好!我是“雪山之王”

      時間:2022-12-23 11:46:42       來源:蝌蚪五線譜

      最近

      一只半歲的雪豹被放歸時卻賴著不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可愛舉動打動了不少網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

      可鹽可甜的“大貓貓”——雪豹

      1

      我從哪里來?

      圖源:央視新聞

      “雪山之王”雪豹的行蹤非常隱秘,然而,比雪豹更隱秘的是雪豹的化石記錄。捷克、奧地利、俄羅斯,甚至中國周口店都曾聲稱發現過雪豹的化石,但最終都是誤認。

      較為可靠的化石記錄僅有兩條:一個是在阿爾泰山的山洞,另一個是巴基斯坦上西瓦利克山脈發現的下頜骨化石。隨著一顆幾乎完整的大貓頭骨現世于西藏札達盆地,人們終于初步揭開了雪山之王的身世。這顆頭骨形成于440 萬年前,是迄今為止最早的具有一定雪豹特征的化石,但它比現存的雪豹體型小約 10%。科學家稱其為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是與雪豹親緣關系最近的化石種。

      圖片來源:J. Tseng 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的頭骨

      雪豹雖然名字帶“豹”,但與它親緣關系最近的現存大貓卻是虎。老虎與雪豹究竟什么時候開始分道揚鑣,并無定論。可以確定的是,它們的分化是大型貓科動物中最早的。最終,雪豹成了雪山之王,老虎成了叢林之王,而與雪豹關系最近的布氏豹,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圖片來源:Mauricio Antón 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的復原圖

      2

      別看我可愛,我渾身都是“武器”!

      雪豹是大型貓科動物里體型較小的,成年后體重大多數為20-55千克,少部分的雄性能達到75千克以上。它們的四肢比例較短,身上的毛發濃密蓬松,它有一條很長很粗的尾巴。

      圖源:搜狐網 雪豹的形態

      跟大多數貓科動物一樣,雪豹也是獨居生活的,只有在發情期,它們才會成對出現。白天雪豹主要躲在巖石下休息,到了早晨和晚上,它們就開始頻繁活動了。

      雪豹是高原物種,主要活動在海拔3000-5000米的地區,為了應對寒冷、缺氧的環境,并在陡峭山間生存和捕獵,雪豹進化出許多“秘密武器”:

      自帶“加濕器”

      與其他大貓相比,雪豹的頭骨寬而短,特別是眶后突部分拱起明顯,鼻骨寬大。這使得雪豹的鼻腔更大,能給寒冷干燥的空氣高效加溫加濕。雪豹還長著大鼻孔,每次呼吸可以吸進更多的氣體,因此能在稀薄的空氣中獲取更多的氧氣。

      “雪”盆大口

      雪豹的犬齒橫截面呈圓形,因此從各個方向都能對口中的獵物施力,很適應在懸崖峭壁間多樣且不確定的攻擊角度。另外,雪豹的嘴能張到超過 70°,方便咬住大型獵物粗壯的脖子。

      圖源:搜狐網 張開嘴的雪豹

      抗寒防凍“厚外套”

      密集的毛發豹屬動物中,數雪豹的毛最密,平均每平方厘米皮膚上有 4000 根毛發。它的毛也最長,冬季腹毛的長度能達到 12 厘米。又厚又長的毛能在雪豹的皮膚附近形成空氣層,有效隔絕外界的寒冷,防止熱量散失。

      圖片來源:snowleopard.org 雪豹的毛

      “雪地靴”

      雪豹的腳掌寬大,指縫間也有厚厚的毛,就像穿了雪地靴,既能保暖,還能輕盈走過雪地而不會下陷太深。

      3

      一個小秘密,你們聽了不許笑!

      雪豹是豹屬里唯一不會咆哮的物種,這主要取決于發聲構造。簡單來說,能夠咆哮的貓科動物,其舌骨未完全骨化,延展性較高,能發出吼叫聲;那么不能咆哮的貓科動物,舌骨則完全骨化,只能發出“咕嚕”聲。

      圖源:央視新聞

      而雪豹的舌骨骨化程度比老虎高

      但又沒有小貓那么高

      介于二者之間

      所以雪豹既不能咆哮

      也不能發出“咕嚕”聲

      它的叫聲

      更像是喘粗氣的樣子

      感興趣的話

      大家可以搜雪豹的叫聲聽一聽

      有驚喜哦~

      4

      屬于我的紀念日

      雪豹的分布范圍僅限于中亞12國里面,即以青藏高原為中心的地帶。在過去,雪豹因為皮毛是上好的原料,所以遭到人們的大量捕殺,導致生存狀態一度瀕危,好在經過多年的保護工作,它們已經成功地從“瀕危”下降到“易危”。

      目前雪豹的生存狀態還不樂觀,它的棲息地被嚴重破壞,尤其是在中亞的一些國家里面,受農牧業、采礦業的影響,加上對偷獵盜獵的打擊力度以及氣候等因素,雪豹威脅因素仍較為嚴重。

      圖源:新華社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

      2013年10月22—23日,為期兩天的全球雪豹保護論壇在吉爾吉斯斯坦落下了帷幕。決定將每年的10月23日設為國際雪豹日,同時把2015年確定為國際雪豹年。另外,在此次論壇期間,代表們還通過了《2013-2020年雪豹及其棲息地保護全球規劃》和《雪豹保護比什凱克宣言》。

      雪豹主要的棲息地在我國,我國雪豹的數量占總量的60%以上,我國針對野生雪豹的保護,主要有三大措施:一是保護棲息地及規劃野生動物保護區,二是打擊偷獵盜獵及非法貿易,三是加強動物保護意識及法律宣傳。

      圖源:生態環境部 雪豹“自拍”

      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奶兇”的雪山之王

      值得更多人的了解和關心

      需要全人類共同保護

      資料來源:科普中國、京動世界、科普時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生態環境部、國家地理中文網

      整理:董小嫻

      標簽: 札達盆地 棲息地保護 秘密武器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