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應用可持續性是數字化時代的關鍵技術,對于企業而言,業務可持續性很大程度上和應用可持續性相關聯, 尤其在極端情況下, 企業的應用都需要保持持續服務,包含突發壓力、安全隱患、迭代過程、災害等狀況下, 都能持續提供高品質服務。
數據顯示,中國52%的企業都選擇可持續性第一的情況下, 能夠將傳統架構和云原生架構統一, 實現兼容和協同, 從而實現最佳的可持續性服務。
“一方面如何保證信創產品的穩定性,彌合性能與企業應用要求的差距;一方面,面對合規、風險和創新的挑戰, 云原生如何實現可信開源與跨域協同。”神州云科副總裁、通明湖云和信創研究院副院長吳靜濤在12月21日舉行的“架構顛覆,標準引領,持續交付”神州云科冬季發布會上表示,雙軌超高可用架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神州云科在發布會上提出“1521”的戰略性思路,即通過一個雙軌超高可用架構(Dual Track Maximum Availability Architecture,簡稱DTMAA),五大引擎,云科容翼+云科通明湖兩大系列產品,以及一套《金融信創應用可持續性測試指南》,助力企業在數字化進程中彎道超車。
據介紹,雙軌超高可用架構是神州云科為滿足企業面臨自主創新IT基礎重構所推出的全新架構,架構在雙活數據中心的分區調度基礎上,添加每個數據中心內信創域和非信創域的分域調度,來實現分區分域協同的多活雙軌超高可用。
“它可以幫助客戶在新架構下,提升應用可持續性,解決性能瓶頸,提升穩定性,在服務異常情況下,可以通過實時灰度調度的方式,切換流量,保留應用故障現場環境,便于后續的排錯與根因定位。”吳靜濤說。
為了在數據中心實現信創區和非信創區兩個區域之間的跨區跨域協同,神州云科在雙軌超高可用架構里分布了5大引擎:高可用調度引擎、安全服務編排引擎、信創高可用引擎、現代應用高可用引擎、大數據引擎。
“五大引擎是雙軌建設的核心靈魂。雙軌超高可用架構的技術優勢是實現了對于信創高可用引擎和高可用調度引擎的智能協議級互聯互通。高可用引擎可以通過信創高可用引擎快速地感知到信創業務的狀態,它會從信創高可用引擎中汲取必須要判斷的信息,作為對業務質量的綜合判斷。”神州云科解決方案架構師李曉東介紹說。
“通過多層次、多解決方案的組合,首先在架構層面實現分布式服務和容錯邏輯;其次,通過豐富的產品功能特性和新的驗證測試標準,為企業在數字化進程中提供應用可持續性保障,這就是我們為夯實信創IT基礎設施的‘底座’打出的‘組合拳’。”吳靜濤說。(肖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