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聯想與全球知名咨詢機構IDC日前在京發布的《“超時空”智慧辦公白皮書》顯示,隨著企業內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在固定工作時間以固定工位為中心的集中辦公模式正發生改變,企業迎來時間靈活、地點分散的“超時空辦公”時代。
該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中國超40%的會議將轉移到線上,超20%的企業將使用機器人等應用,未來辦公面積將明顯縮減。
IDC中國研究經理王博分析,“超時空辦公”并非只限于傳統概念中的辦公室工作,而是指時間靈活、地點分散的工作模式,涵蓋工廠車間、醫院問診、酒店接待等“大辦公場景”。
“當前,各行各業的辦公都在積極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以實現實時溝通和無縫協作。”聯想中國區大客戶業務群智慧辦公整合營銷高級經理隋振勇表示,教師的備授課、醫療設備遠程運維、金融展業、制造業產品設計及研發等,都需要滿足數字化辦公的需求,聯想智慧辦公解決方案也已經覆蓋多行業多場景,未來將助力“超時空辦公”落地千行百業。
互聯網和智能技術在辦公領域的持續滲透讓辦公模式不再受時空的限制。隋振勇舉例,聯想與海南航空將AR遠程運維專家方案引入到了飛機維修工作中,遠程技術專家能夠以第一視角第一時間看到、聽到甚至是“摸到”一線真實場景,讓遠程“會診”如同親臨現場。在這一方案中,遠程技術專家可結合物體識別、空間定位等AR技術,同步傳輸文字、圖片、語音和標記等輔助信息,實現遠程維修指導。
聯想研究院高級總監、主任研究員武亞強說,未來的工作將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間的范圍,而是演變成為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融合,帶來顛覆式的辦公和工作體驗。
白皮書提出,“超時空辦公”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企業將面臨時間跨度以“十年”為單位的工作和業務模式的轉型,建議企業主動出擊,提早制定管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