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位于上海松江的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蔡斌/攝
李于伯 王欣怡 本報記者 | 鮑筱蘭
“基因編輯干細胞治療Ⅱ型糖尿病、羊膜上皮細胞治療神經損傷及女性生殖系統損傷修復、TIL細胞(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治療腫瘤,這三方面的技術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目前,三個項目都在穩步推進中。”上海君益禾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復旦大學博士王苗苗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目前,上海松江經開區已集聚50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形成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產業等領域近乎完整的產業鏈,推動產業集群快速崛起。近年來,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緊抓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機遇,產業規模快速發展壯大。
作為全球首款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發的抗感染新藥,可利霉素由同聯集團自主研發成功,位于松江經開區的上海同聯制藥有限公司就有可利霉素的生產線。2020年3月,可利霉素被列入科技部新冠肺炎抗病毒國家科技應急攻關項目,經臨床試驗病例研究發現,它能夠安全有效地清除新冠病毒,治愈多臟器損傷。后來經過篩選,可利霉素被列入新冠治療“三藥三方案”。同年11月,可利霉素率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批準,成為全球首款抗新冠病毒重癥Ⅲ期臨床藥物。
“可利霉素是同聯制藥2019年獲批的國家一類新藥,上市后我們發現,可利霉素還有更大的臨床使用價值。目前我們在做Ⅳ期臨床,近期準備向國家藥監局申報審批,讓可利霉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同聯制藥黨支部書記何建說,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同聯制藥將在松江再增加一條生產線,目前正在報批。
由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研發的人工晶狀體,近日已進入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優先審批程序。該產品的核心加工工藝突破進口壟斷,采用模注工藝,可以實現人工晶體高速、規模化、品質更均一的生產;以疏水性丙烯酸酯作為核心材料,在性能與使用體驗上達到國際一線水平。
近幾年,昊海生科不斷打破中高端到高端人工晶狀體產品的進口壟斷,實現了人工晶狀體從原料制備、光學設計、創新工藝研發到規模化生產、專業市場營銷的全產業鏈布局。
2022年10月,由美昕醫療研發的睿士妥數字化手術吸引測量系統取得中國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成為該類綜合預期用途產品及品名的國內首家獲證企業。該系統可進行全封閉廢液收集處理,通過精密液位傳感器輔助手術,醫生可判斷患者體液平衡狀態,同時設有人機交互界面,方便手術操作,通過強力自動清理后還可重復使用。
截至目前,松江經開區已經集聚復宏漢霖、昊海生科、國藥生物、永泰生物、華道生物、百力格、碧云天、新開源、菲思特等生物醫藥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500余家,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推動產業集群向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