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

      上海互聯網經濟“逆襲” 全面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

      時間:2022-06-24 09:02: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忽如一夜春風來。

      拼多多、攜程、嗶哩嗶哩(B站)、米哈游、小紅書、喜馬拉雅、叮咚買菜、東方財富網……

      “上海為什么產生不了BAT”的討論言猶在耳,“上海沒有互聯網基因”的標簽恍若昨日,上海一批優質互聯網企業則已迅速成長,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豐富了上海經濟版圖。2021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上海16家企業上榜,僅次于北京。業界驚呼:“互聯網下半場看上海”!

      上海的互聯網經濟“逆襲”是如何發生的?

      變化看似突然,其實水到渠成。

      關鍵詞之一: “熱帶雨林”

      6月14日早上,位于上海青浦區華徐路上的叮咚買菜明珠站恢復營業,每個配送小哥領到一塊“定勝糕”。至此,叮咚買菜在上海280多個站點全部回歸正常,供應鏈也全面恢復。此前的6月12日,盒馬在上海地區的74家門店也均已恢復線上線下營業。“盒馬在上海的銷售已恢復到了疫情前水,員工出勤復工率超九成,商品供應鏈也恢復到了八成以上。”盒馬鮮生CEO侯毅說。

      以叮咚買菜、盒馬為代表,年來,土生土長在上海的一批互聯網企業正迅速崛起,主要集中在垂直細分領域,顯現出集聚效應。

      “精細化”——這是上海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典型特征。叮咚買菜堅持只賣菜;攜程專注旅游出行,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旅游企業;虎撲是全國最大的體育類垂直社區,85%的用戶都是男;小紅書聚焦“90后”年輕女的生活方式,月活用戶超1億;嗶哩嗶哩是年輕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臺;東方財富網聚焦金融信息服務……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已占全國第三方支付60%的市場份額,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70%,網絡文學市場的90%,網絡游戲市場的30%,在若干細分領域優勢突出。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說,上海互聯網企業既有“大象起舞”,又有“螞蟻雄兵”,有的已經是“獨角獸”,有的體格尚小,但也“天生麗質”。無論大小,皆生機勃勃,呈現“熱帶雨林”和諧共生的生態。

      做,就做到極致。這是垂直細分的生命力所在。由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游戲《原神》,目前已在175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線,其火爆程度連特斯拉CEO馬斯克都曾在社交媒體上稱:“迫不及待進入《原神》的世界。”《原神》不僅多次登上中國手游“出海”冠軍寶座,在有“游戲界奧斯卡”之稱的The Game Awards(簡稱:TGA)評選中,《原神》還獲得2021年度最佳移動游戲大獎。公開資料顯示,這是首個由中國開發團隊研發的原創IP游戲獲此榮譽。《原神》在海外為何如此受歡迎?同樣是做手游,一些公司幾個月就能上一個項目,但米哈游的《原神》研發三年,投資超過一億美元,一個個富有立體感、動態感、唯美感的角色,走進了全球玩家的心里,成為傳播中華文化之美的使者。就在今年初,上海京劇院青年演員楊揚演繹《原神》游戲形象云堇《神女劈觀·喚情》唱段,甚至在海外掀起了一輪“京劇熱”。

      上海互聯網在垂直細分領域的這一輪蓬勃發展,離不開上海的資源稟賦與文化特征。知名互聯網學者劉興亮笑稱:“上海人會生活。”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則表示,垂直細分領域做到極致,這是符合上海“精細”城市特征的互聯網發展之道。

      2021年,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收超1.26萬億元,同比增長超15%,為上海GDP增長貢獻40%。“破萬億”的新臺階,既來自“細分垂類”出現規模跳增,也得益于產業基礎支撐脫虛向“實”。

      強大的金融行業、先進的制造業、新消費和潮流文化,讓上海互聯網行業實現積蓄多年的井噴,產業數字化“一枝獨秀”。

      實施“工賦上海”行動,對標綜合特色型專業化,如今,上海分類分層建成寶信、星云智匯、致景等26個工業互聯網臺,帶動20萬中小企業上臺,打造3.5萬個工業APP、150萬個數據集、5500個工業算法、2700個行業級知識圖譜。

      疫情期間“保產”,也使部分工業互聯網企業逆勢上揚。最新數據顯示,鋼銀電商今年5月交易量同比增長30%;歐冶云商今年1至5月GMV總量同比增長45%,歐冶鋼好APP新增用戶同比增長58%。

      此外,上海新基建領跑全國,不僅率先建成了全國“雙千兆第一城”,也成為全球5G基站數領先的城市,建成面向公眾服務的互聯網數據中心103個,機柜總量14萬架。今年3月,上海啟動5G應用“海上揚帆”行動計劃,推動5G網絡深度覆蓋與融通發展,預計到2023年底,上海5G基站密度將提升到每方公里10個,個人用戶普及率超過50%,5G用戶數超過2100萬。

      關鍵詞之二: “店小二”

      2011年12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兩名在讀研究生蔡浩宇、劉偉到徐家匯宜家商場買了最便宜的辦公桌椅,與另一位同學羅宇皓一起從交大宿舍里搬到欽州路100號上海科技創業中心1號樓50米的辦公室,創業的初始資金是上海科創中心的10萬元無息貸款。后來,他們三人把這一天當成米哈游公司成立的日子。10年后,米哈游在徐匯區的納稅超過了10億元。米哈游總裁劉偉說,他們是徐匯區土生土長的企業,非常感謝徐匯區“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營商環境。

      除了資源稟賦與文化特征外,上海這一輪互聯網經濟爆發,源于上海市年來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政府放下身段甘當“店小二”,多管齊下,民營經濟為主的互聯網企業因此更趨活躍。

      不少互聯網企業領軍人物都感嘆上海年來營商環境變化很大,市里領導常常帶隊到企業現場詢問有無困難,“以前企業想見個區委書記都不容易。”這一變化的背景是:從2017年開始,上海每年開展大調研,已經制度化、常態化,成為市、區領導的重要工作方法。針對大調研中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上海每年制定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5年來已從1.0版升級到5.0版,推動了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在上海誕生并成長的拼多多,年來實現高速發展,目前已擁有8.82億用戶,2021年全年成交額(GMV)為24410億元。拼多多黨委書記、高級副總裁王堅說,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數字企業,拼多多也是上海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各項在線新經濟政策的受益者,“貼心的立體化指導服務,包括人才政策、數字應用、法治保障等領域,為企業搭建良好的發展臺,助力拼多多加速新業態發展。”

      叮咚買菜創始人、CEO梁昌霖也說,作為在線新經濟企業,叮咚買菜深刻感受到了政府對新模式新業態創新企業的關注和扶持。2020年疫情期間,國家和上海都出臺了支持企業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叮咚買菜被納入防疫重點企業名單,享受到銀行信貸方面的金融支持政策,對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抓住發展機遇非常有利。在人才引進方面,叮咚買菜被列為上海市人才引進重點機構,對公司引進急需人才、留住關鍵人才幫助很大;張江的特殊人才引進政策也為公司吸引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從2020年開始,叮咚買菜不斷加大在農業種養殖上游的探索,自稱“隔壁賣菜的老梁”的梁昌霖感慨道:“上海市在設施農業、高標準菜田等方面的補貼政策為我們自建智慧農業示范園提供了很大支持。另外,我們的新業態‘叮咚早上好’有3家門店,已獲批成為上海市早餐示范工程示范點,不僅有部分資金補貼,也得到了廣泛宣傳,對新業態的發展壯大至關重要。”

      一方面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為新經濟“量身定制”政策包;另一方面,法治先行,數字化轉型推進到哪里,技術制度就同步驅動到哪里。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數字化轉型不斷交叉融合,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新場景,為鼓勵前沿技術創新實踐,上海陸續推出《上海市數據條例》等一系列“首創”的法規群,也成為國內第一個系統提出打造人工智能標準體系的地方政府。

      土壤生態與人才集聚互為支撐,正在上海形成“城以才興”的加速效應。為推進新經濟人才發展,上海引導推出“金童玉女”計劃,重點培育互聯網企業領軍人才,建立點對點溝通渠道,與新經濟企業“掌門人”面對面,屢次更新和推出人才落戶新政。

      上海合合信息以“掃描全能王”等人工智能產品著稱。該公司董事長鎮立新說,年來上海對互聯網人才的聚集效應驚人,以人工智能為例,核心企業突破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業超過3000家、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700億元,初步建成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領先地區之一。

      2021年,“掃描全能王”臺用戶掃描超過10億次,掃描的文檔厚度累積起來相當于104.6座珠穆朗瑪峰,且一半的用戶在海外,“掃描全能王”也因此在中國非游戲廠商“出海收入”中名列前茅。但在輝煌的業績面前,鎮立新總是忘不了當初創業時,楊浦區科委5萬元扶助資金的雪中送炭。

      著名插畫師團隊烏合麒麟2021年把公司從外地遷到上海。主策劃胡睦洋說,上海一直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有文化交流碰撞的城市基因,有為年輕一代提供出彩機會的氛圍,也有吸納互聯網內容創作者的產業政策,最關鍵的是上海有打造新時代“上海文化”品牌的清晰計劃和雄心,“所以,我們來了。”

      關鍵詞之三: “全城數字化轉型”

      6月16日,2022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召開,集中發布了元宇宙、綠色低碳、智能終端、數字經濟四個“新賽道”的投資促進方案。上海將通過加快產業前瞻布局,努力構筑未來發展的戰略優勢。

      上海充分表現出布局“元宇宙”的決心。在今年初的上海市各區兩會上,“元宇宙”寫入了徐匯區政府工作報告。更早些時候召開的上海市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積極搶占數字經濟賽道,全面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加緊研究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交互的重要臺,適時布局切入”。

      數字化,是上海的戰略重點。2021年上海全力推進的“城市數字化轉型”,成為互聯網企業賦能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參與高效能治理的“最佳試驗田”。例如,在上海稅務部門,從被動申報到政府精準推送、服務主動上門,智慧城市建設為互聯網行業創造出更多新場景,催生服務新模式。

      專家表示,上海以城市為維度的數字化轉型,將為互聯網產業向高能級健康發展提供新賽道。“例如,上海首創將美團的咖啡、奶茶等小店數據,形成指數,賦能城市治理。”美團副總裁毛方說,透過互聯網企業提供的“小店指數”,城市管理者能夠清晰感知當前各個區域內小店人氣旺不旺、火氣濃不濃,從而有針對地加強扶持。

      6月9日晚上,嗶哩嗶哩發布2022年一季度財報。總營收50.54億元,同比增長30%,月活用戶2.9億,同比增長31%。

      “全國前十互聯網臺上海至少占三個,覆蓋非常多的用戶,是很好的產業基礎;而且上海有改革開放開路先鋒的基因。在我理想中,元宇宙新業態將是各種前沿技術以及創新內容的融合產物,B站作為中國年輕用戶高度聚集的臺,希望在政策引領下,積極聯合相關產業推動業內技術創新與應用,努力引領元宇宙產業鏈的融合發展。”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說。

      整體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全新的課題、系統工程。上海將瞄準未來數字城市的特征和趨勢,把數字城市的框架搭好,把數據應用的瓶頸打通,把應用場景的開發激活,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方向已定,未來可期。

      “工業化完成是在英國的曼徹斯特,電氣化在美國的紐約,數字化,上海是否可以率先走出一條新路來?”吳金城說,這也許需要花不少年,但上海有這樣的基因,也有長遠的決心!(記者 姜微 肖春飛 周琳 上海報道)

      標簽: 上海互聯網經濟 互聯網新勢力 城市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賽道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