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今日熱門!“五步描述法” 讓醫生讀懂你的痛

      時間:2022-10-30 15:43:3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疼痛的困擾,很多疾病被發現也是因為疼痛,正確描述疼痛有助于醫生更準確找到背后的原因。然而,很多患者花了很多時間也說不清自己究竟怎么個痛法。別急,這里有一個“5步描述法”,能讓醫生迅速讀懂你的痛。


      【資料圖】

      第一步:告訴醫生疼痛的部位

      是脖頸子、肋叉子、胯骨軸子,還是波棱蓋兒、腳脖子?如果說不清楚,可以當場掀開衣服給醫生看。

      如果是線上復診的患者,可以畫張示意圖或者找張人體照片標記出疼痛的部位,幫助醫生理解。

      第二步:想想疼痛持續時間和發作頻率

      “持續時間”是指疼痛第一次出現的時間,例如是1周前、2月前、半年前,還是3年前、5年前等。

      “發作頻率”是指疼痛是一直痛(持續性)還是一陣一陣的(陣發性)?如果是陣發性的,那么每次發作時間有多長?每陣發作間隔有多長?

      很多患者需要了解,有時候經過治療,疼痛程度緩解或許不明顯,但是疼痛發作頻率降低、發作時間縮短,也是病情改善的標志。

      第三步:試著描述一下疼痛的性質

      這就是醫生口中常問的“怎么個疼法”。

      表達能力強的患者通常會給出各種形象的描述,比較具有代表性及專業性的描述大致如下:酸痛、脹痛、火燒痛、針扎痛、串電痛、螞蟻爬、絞痛、一碰就痛、刀割痛……

      第四步:進階到描述“疼痛的程度”

      這便是俗稱的“有多痛”。

      向醫生形容有多痛,只需記住下面這把“尺子”——視覺模擬量表。將疼痛程度分為10級,最痛打10分,完全不痛打0分,看看中間的連續數字,再看看小人的表情,您的疼痛程度可以打幾分?

      如果還是不好判斷或不好描述,告訴醫生夜間是否影響睡覺、白天是否影響工作生活也是可以的。

      第五步:回憶誘因及加重或緩解疼痛的因素

      “誘因”指的是首次出現癥狀時可能的誘發原因,比如勞累、劇烈運動、外傷……“加重或緩解因素”指的是疼痛出現以后,什么情況下會輕一點,什么情況下會重一點?比如休息、彎腰、排便、用藥之后會好一些,按壓、運動、睡眠不足之后會加重等。

      學會上面的“5步描述法”,您就對自己的疼痛情況掌握得八九不離十了。如果您能自備一個筆記本并動態記錄疼痛的變化,那就更利于醫生全面了解您的疼痛啦。(崔旭蕾 陳思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