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見 2022 年 7 月 27 日訊)人才解決方案提供商翰德發布金融行業 ESG 人才洞察。翰德認為隨著 ESG 在我國 " 雙碳 " 目標的引領下,將進入黃金發展期。ESG 行業的人才炙手可熱,是金融行業人才趨勢的一大熱點。
(相關資料圖)
一級市場
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對于上市公司披露 ESG 信息有了一些準則和指引。并且未來 ESG 信息披露會將成為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的普遍實踐。在投資階段相對靠后的 PE 對于 ESG 的重視度高于 VC 機構。美元基金相對于人民幣基金來說,會有更強的 ESG 意識。頭部投資機構都均在近 1-2 年 發布了 ESG 投資相關報告。
綠色投資在股權投資行業興起,創投加大 " 雙碳 " 領域的投資布局。多家央企國企設立碳中和母基金。在直投基金方面,多支百億級碳達峰、碳中和基金在近半年也相繼設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規模龐大的投資,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中金公司預計,為達到碳達峰,2021 年至 2030 年中國綠色投資年化需求約為 2.2 萬億元 / 年,而 2031 年至 2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綠色投資年化需求約為 3.9 萬億元 / 年。熱門投資賽道:新能源,節能減排,綠色建筑和環保產業。
以房地產為例,綠色建筑認證代表高質量與高能源效率的資產,可為物業增加價值。舉例而言,獲得綠色建筑認證的建筑物平均帶來更高的租金與銷售收益。ESG 能帶來更高的地產項目估值,通常會有 5% 左右的加成。(仲量聯行報告)對于房地產開發商來說,減排和經濟效益是互補的—企業努力減排,ESG 分數就會提升,就可以獲得利率更低的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融資成本是關鍵,公司股價表現也可以由此得到改善。獲得 LEED 或綠色建筑三星認證的建筑相比其他建筑有 10%+ 的租金溢價。
看到 ESG 帶來的利潤價值,公司越發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形象建設。翰德從去年開始就產生不少 ESG 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人才需求。氫能、水能、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企業急需對外的 ESG 發言人。這些 ESG 人才通常會從外資咨詢公司,特別是出身環境咨詢服務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和四大的候選人,有過往服務于可持續項目擁有國外項目經驗。對他們的行業背景和專家背景并沒有太高的要求,但這類職能需要極高的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等軟性技能要求。
二級市場
根據第一財經發布的 2021ESG 調研報告,2021 年我國泛 ESG 基金發行數量劇增。名稱包含 ESG 或可持續發展的公募基金發行數達 160 只,總規模達 3542.69 億元。2021 年 5 月 31 日,A 股共有 4324 家上市公司,其中 1106 家公司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 /ESG 報告 / 可持續發展報告,共涉及 72 個行業。這一數據趨勢顯示,非財務信息披露在 A 股逐漸成為發展趨勢。
以基金公司為例,ESG 的組織架構包括由總經理帶隊的公司層面的 ESG 業務委員會 , 建立公司整體的 ESG 整合方法和 ESG 產品線;第二層級的基金經理和行業研究 員負責將可持續發展因素納入投資分析中,包括基本面分析、投資決策和組合權重調整;第三層級的 ESG 專門團隊負責推動 ESG 在投資分析、風險管理和公司參與過程中的整合。
從翰德目前收到的大量 ESG 人才需求來看,主要分布于高級管理人員,幫助公司搭建 ESG 整體戰略體系和框架。由于中國 ESG 起步落后于國際上較多,這類資深 ESG 從業人員炙手可熱,可謂重金難求。另外一部分是資深 ESG 從業人員帶領的研究員團隊。主要要求是對國內外 ESG 政策進行跟蹤,比較了解海外的 ESG 或者 CSR 領域。
機構和企業愿意以重金來通過獵頭公司聘用符合公司需要的 ESG 項目負責人和項目團隊,引入海外相對成熟和有經驗的人才,并開始著手搭建內部的 ESG 人才框架來培養自己的員工,比如金融工程方面量化研究員,股票投研背景的人才,投資風險背景的人才。長期來看,他們也關注國內各大高校開設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研究院人才。
市場上目前有部分機構已經積極布局 ESG 投研團隊,自上而下將 ESG 納入投資決策的考量因素。招聘過程中我們發現,國內基金管理機構在推進 ESG 投資上阻力重重,ESG 作為投資建議得不到足夠多的重視。ESG 需自上而下,一以貫之,公司層面需投入足夠的資源支持,ESG 投資理念,長期投資的思維需從公司高層出發,給與支持和推動。
同時,我們深刻感受到,由于以上現狀,ESG 研究人員對于國內 ESG 發展仍存在諸多顧慮。一是公司高管對于 ESG 投資并未形成一致認知,ESG 研究人員在公司內部的定位搖擺,跨部門協作困難,ESG 業務推進困難;二是 ESG 在公司內部并未自上而下形成成熟系統性的投資框架,大部分 ESG 研究員是孤軍奮戰,無團隊,無 KPI 要求,對于個人職業長期發展形成挑戰。
國內 ESG 招聘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引入海外 ESG 專業研究人員需求增多,同時國內現狀使得大部分人才觀望是否轉型從事 ESG 相關研究,另外資機構成熟的平臺和團隊,平臺賦能,也在吸引已經在國內從事 ESG 研究的人選加入。
保險
保險在 ESG 投資方面還是處于起步階段。
銀保監會于 6 月 1 日印發《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引導銀行業保險業發展綠色金融,指出 ESG 是綠色金融管理的重要支柱,銀行保險機構需將 ESG 要求納入業務管理流程和風險管理體系。
保險業投資周期長,投資規模大,正需要一個具備良好前景的長賽道;而保險業帶來的資金和金融服務也可以為新行業代來巨大紅利。社保和養老機構隨著規模增長,市場化程度提升,未來有望成為 ESG 投資的引領者。
有能力、有愿景的機構將成為整個行業的領跑者,通過實踐創新和總結不斷地完善。
咨詢
金融機構和公司往往有自己內部的信用評級,但 ESG 目前的評級很多是外部評級體系,差異性很大,需要有經驗的人才把 ESG 的要求融入評測系統,建立起符合中國實際的 ESG 評級體系。這類構建 ESG 上層建筑和框架的人才目前在市場上非常稀缺,將會得到非常高的薪資待遇,跳槽的漲幅甚至可以達到 50% 以上。
環境治理的專業咨詢公司人才由于熟悉國外各種評級體系,參與幫助國內評級的框架設定,碳管理方面的專家收到一級和二級市場機構和企業的廣泛青睞。另一類來自于頂尖外資管理咨詢顧問公司,或者運作過環境治理案例、氣候變化、碳管理項目的四大的高級經理、總監級別也受到歡迎。
第二梯隊的 ESG 人才,包括擁有 2-3 年可持續發展項目的管理咨詢公司的分析師也在市場上比較搶手。對于這類資歷稍淺的人才,非常有希望在 ESG 領域實現職場上的飛躍。目前需求最高的是行業為醫藥、互聯網和房地產。同時,ESG 的人才職業道路也比較開放,對行業的限制不高,跨行業轉型難度低。
合作聯系:東方地產dichan@em.east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