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扎實落地·看招】
盛夏7月,江西暑氣正濃。在蓮花縣工業園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頭頂驕陽深入企業宣講最新科技創新政策,指導企業申報各類科技項目,還持續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科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他們就是蓮花縣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的科技代辦員。
(相關資料圖)
一次偶然走訪,讓代辦員制度雛形初顯
“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系統操作繁瑣,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暫時也沒有切身相關的利益,況且我們辦公室人手本來就不夠,忙不過來,這次就不報了吧。”江西蓮花一企業負責人面露難色地說道。
在一次走訪企業過程中,蓮花縣科創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現,工業園區部分企業人員對科技業務不太熟練,主動歸集填報研發經費、申報各類科技項目的積極性不高。
針對這一情況,科創中心圍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科貸通備選企業入庫”等自主申報工作,積極走訪了已申報成功的相關企業,從企業財務人員視角深度體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科貸通備選企業入庫”全流程,充分了解掌握科技項目申報所需資料和相關程序填報方法。
今年5月,該縣科創中心主要負責人和全體干部充分討論后決定,“建立科技代辦員制度,幫助企業解決人手不足、業務不熟練和精力不夠的問題”。為此,科創中心認真梳理了當前科創工作重點任務,提出“科創服務事項代辦員制度”的創新舉措。
制度運行近仨月,企業滿滿幸福感
“申請法人注冊就可以得到授權進入系統了嗎?”“原來自己光申請注冊就用了半天時間,還沒有完成評價,科技代辦員上門不到兩小時就評價完成了。”在蓮花縣,如江西昊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這樣的感慨越來越多。
科技代辦員制度推行沒多久,企業就實實在在地得到了便利。
該制度推行以來,通過制定《科創事項代辦服務清單》,對代辦事項辦理條件、工作范圍和辦理時限等要求進行明確,并實行臺賬式銷號管理和跟蹤式服務,及時向服務對象反饋事項辦理進度,變“企業跑腿”“群眾跑路”為“代辦員跑腿”“數據跑路”,切實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雖然蓮花縣科創中心只有4名科技代辦員,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就組織了科技代辦員入企宣傳30余場次,發放“代辦員”事項服務清單1200余份,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業務指導、項目申報、材料審核等服務20余次。“每天都在忙的路上,但能夠為企業消除煩心事兒,很有成就感。”科技代辦員顏偉說。
消除企業顧慮,助推營商環境提質增效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企業創新能力的認證標志,不僅能夠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政策,還能夠在各級科技項目申報、技術轉移、科貸通、雙創載體培育扶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享有優先權,對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提升品牌形象也有很大助益。”蓮花縣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小江解釋道。
科技代辦員隊伍不僅幫助企業完成各類項目申報、協調解決相關問題,還在走訪企業過程中,針對企業提出的“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可以享受多少比例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可以享受科貸通貸款嗎?”“我們可以直接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嗎?”等問題一一進行解答,在消除企業顧慮的同時,幫助企業更加全面地了解最新科技政策,助推營商環境進一步提質增效,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工作是逐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梯次培育機制的源頭性和基礎性工作。”劉小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今年以來蓮花縣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和入庫21家,有效期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瞪羚企業1家、潛在瞪羚企業2家,協調企業與銀行“科貸通”快速辦理放貸業務,發放貸款7筆,引進了高層次科研團隊1個、高層次人才65名。
據了解,江西省科技廳近年來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載體建設,多措并舉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推進江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量質雙升,力爭今年培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9000家,為全面建設“創新江西”注入蓬勃動力。(魏依晨 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