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世界簡訊:科技社團創新發展·大咖談|陸大明:對產學融合促進精準對接實現高質量服務的思考

      時間:2022-07-22 16:46:37       來源:光明網

      2022年6月26-27日,以“跨界融合 協同發展”為主題的新時代科技社團創新發展論壇在長沙成功舉辦,來自地方科協、地方學會及有關領域專家共聚一堂,分享典型經驗和做法,共同探討推動科技社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口和路徑,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就科技社團創新發展等內容和六位專家代表進行深入對話交流,并將專家精彩觀點匯編整理,形成“科技社團創新發展·大咖談”系列專訪特輯。


      (資料圖片)

      本期帶您了解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陸大明對產學融合促進精準對接實現高質量服務的思考,敬請關注。

      Q1:關于學界與業界之間的精準對接和高質量服務方面學會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一是領導掛帥,牽頭組織了高端裝備制造科技服務團、綠色制造科技服務團、智能制造科技服務團三個科技服務團,每個科技服務團的領銜專家均由學會主要領導和院士擔任,把“科創中國”納入學會日常工作考核。

      二是提高認識,學會通過讓各位會員認識到“科創中國”的重要性,做深做實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三是搭建智能制造中國平臺、建立專家資源庫和成果庫,免費向公眾開放,用科技手段實現精準對接,提供高質量服務。

      Q2:學會在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方面還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使這個系統工程持續發展,一是對已經搭建的平臺不斷更新升級,利用已搭建的平臺進行對接;二是組織建立地方工作站和服務站,吸引一些屬地專家或本地專家加入,延長服務鏈條,使服務下沉,落到實處;三是建設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即成熟度的評價,制定成熟度標準和指標,對相關的成果進行評價,反哺科技發展。

      Q3:為地方經濟發展轉型做貢獻,應該如何發揮科技服務團的優勢?

      科技服務團要真正充分的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轉型做貢獻,一是要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地方研發中心等,及時更新專家庫、人才庫,將院士、長江學者、杰出青年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各行各業各種各類人才及其團隊高效協同組合調動,系統性解決問題;二是要全面發揮組織優勢,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為例,學會門類較全,下有四十一個專業分會,十多個工作委員會,同時還和各省區市學會有聯系,這樣在本地化和屬地化服務上,就可以借助組織優勢從當地遴選人才提供高質量服務。

      (本文首發于“學會服務365公眾號”)

      標簽: 產學融合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