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光明網訊(記者 張夢凡)在7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副司長孫志誠表示,目前已籌備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先導性項目的建設,在今年內實質落地,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國家醫學中心項目的布局。
孫志誠介紹,“十四五”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的支持和引領作用,實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將重點支持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推動國家和省域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擴大優質醫療資源輻射范圍,進一步縮小區域間差距,促進區域的均衡布局,更好地滿足群眾就近享有高水平醫療服務的需求。
在國家醫學中心的建設方面,將按照揭榜掛帥、擇優選拔的工作思路,依托醫學水平突出、影響力強、積極性高的醫院,圍繞關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建設若干綜合類、專科類、中醫類國家醫學中心,形成一批醫學研究高峰、成果轉化高地、人才培養基地以及數據匯集平臺。加快臨床科研成果轉化,推動解決一批藥品、醫療設備、疫苗等領域“卡脖子”問題。中央投資對每個項目原則上支持不超過10億元。目前已經籌備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等等先導性項目的建設,在今年內要實質落地,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國家醫學中心項目的布局。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面,我們將圍繞“大病不出省”這個目標,扎實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試點和有序擴圍,堅持地方政府主建、輸出醫院主營,中央投資對每個項目支持原則上不超過5億元。截至目前,已經有2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加入到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范圍,分三批共50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落地實施,基本覆蓋了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省份。今年下半年,還將把剩余的11個省份全部納入建設范圍,在年底前完成全國范圍內的規劃布局。
在省域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建設方面,全國范圍內將以省為單位來統籌規劃,聚焦重點病種和專科,按照省市共建、網格布局、均衡配置的工作思路,遴選建設120個左右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這些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將主要布局在人口數量相對較多、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的地市,以地市級醫院作為依托,引入省級及以上的高水平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進行合作共建,形成省域內具有較強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的優質醫療服務、醫學科研和人才培養高地,努力實現省域內一般地市的重點疾病診療水平與省會城市差距明顯縮小。今年底前將基本完成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布局,啟動相關項目建設,“十四五”期間穩步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