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得益于券商股、醫藥股等前期低位股的大力走高,周四A股市場出現強勁漲升態勢。上證50指數、創業板指等主要股指漲幅逾2%,成交金額也隨之放大,滬深兩市成交金額重返萬億關口。
看來,短線量價配合較為理想,股指或有進一步漲升空間。
多頭士氣得到提振對于近期A股市場的走勢來說,有一個制約因素,那就是全球通脹的預期一直較為強烈。這對于資金結構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一方面是因為通脹壓力增強,必然會降低進一步的貨幣流動性的預期。至少在相關政策層面,不會有進一步改善的預期,這必然會制約著市場參與者的做多意愿。另一方面是因為全球資本的布局也受到通脹壓力的制約而不愿意加大對權益資產,尤其是藍籌股、白馬股的購入力度。
不過,在周三、周四,由于全球主要經濟體相繼公布了7月份的CPI數據、PPI數據,說明全球通脹洪峰已過,樂觀者更是認為通脹拐點已現。在此背景下,全球資本的風險承受能力陡然提升,體現在證券市場,就是全球股市均出現了強有力的拉升走勢。作為證券市場預期改善的風向標的券商股,在周四更是大幅領漲,指南針(300803)等個股更是漲幅超過10%,證券ETF(512880)也大漲5.51%,如此就極大地刺激著各路資金的做多激情,從而推動著股指節節走高。
資金偏好有所轉變不過,在行情演繹過程中,A股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的特征,那就是有著典型的高位股向低位股切換的態勢,或者說前期活躍的板塊有資金凈流出,而前期低迷的品種則有著資金凈流入的態勢,包括前文提及的券商股,也包括醫藥股、消費電子股、游戲股。
這主要是因為這些低位股出現了新的產業預期,比如,消費電子股主要是因為蘋果14型號即將推出,且有一定的產品價格上漲,對整個蘋果代工產業鏈的消費電子產業股帶來了積極的業績預期。而游戲股則由于版號的持續發放等因素,券商股則是因為權益資產配置預期的提升帶動著整個券商業務市場容量的拓展。如此諸多信息就刺激著場內交易型資金轉向低位股。
從盤面來看,市場也出現了一定的邊際增量資金,不僅是成交金額重返萬億元關口,而且還在于北上資金凈流入逾百億元,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A股市場有一定的邊際增量買盤。既如此,高位股與低位股爭奪交易型資金的程度就不會太激烈,甚至不排除在后續行情演繹過程中,高景氣的高位股與有產業催化劑刺激的低位股同臺競技的可能性。畢竟,高景氣的產業數據不時涌現,刺激著高位股股價的反復活躍,而低位股的產業催化劑的效力也在不斷增強,所以,隨著成交金額的增加、邊際買盤力量的增強,A股市場的熱點演繹會進一步均衡,而不是一邊倒。
綜上所述,短線A股市場的走勢值得期待。畢竟預期的改善將帶來更多的邊際增量買盤,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在操作中,建議市場參與者可以跟隨自己的操作習慣去尋找自己心儀的投資品種。
(執業證書:A1210612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