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當前快看:扎根順德!80 后的小家電 IPO,依賴授權、貼牌能走多遠?

      時間:2022-07-05 09:31:50       來源:ZAKER網

      " 美食之鄉(xiāng) "、" 功夫之城 "、" 家電之都 "... 順德張張名片都很打。


      (相關資料圖)

      但你知道嗎,順德,還盛產老板,據說在這塊風水寶地,每 10 個人里面,就有一位是老板。

      其中,還不乏身家上百億甚至上千億的傳奇富豪,比如美的何享健、碧桂園楊惠妍、恒基兆業(yè)李兆基、順豐王衛(wèi)、海天味業(yè)龐康、新世紀百貨鄭家純等等。

      順德雖為彈丸之地,卻誕生了 2 家世界 500 強,坐擁近 40 家上市公司,創(chuàng)造了超 1 萬億元的工業(yè)產值,而在眾多產業(yè)中,最讓順德人心潮澎湃的要屬家電制造業(yè),自 2006 年以來,順德已多次榮獲 " 中國家電之都 " 的稱號。

      如今,又有一家小家電企業(yè)德爾瑪闖關創(chuàng)業(yè)板,并于上月順利過會!在遞表前就喜獲小米、京東、CPE 源峰等資本大佬遞來的橄欖枝,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

      估值達到 53 億元。

      德爾瑪究竟成色幾何,能夠在激烈的家電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1

      根植家電沃土

      在探析德爾瑪的財富密碼前,咱有必要再聊聊它的發(fā)家之地——順德。

      回顧順德家電產業(yè)的發(fā)展,還得追溯到上世紀 70 年代,從一臺電風扇說起。

      毗鄰廣州,南近港澳,順德?lián)碛械锰飒毢竦牡乩韮?yōu)勢。那會兒有人托海外鄉(xiāng)親從香港帶回了一臺鴻運扇,并對其進行拆解、研究、模仿,很快第一臺臺式電風扇試制成功,因技術門檻低、需求旺盛,生產電風扇的廠家遍地開花,短短兩年就突破 200 家,為順德家電業(yè)帶來了 " 第一桶金 "。

      80 年代電風扇廠家,

      圖源:網絡

      隨后電風扇的成功模式被復制到了空調、冰箱、微波爐等各種家電,逐漸形成了規(guī)模化的全品類布局。

      80 年代,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順德,開始引進海外先進技術,并一邊通過貼牌(OEM)生意積累經驗和資本,一邊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打造自身競爭力,一時之間美的、康寶、萬家樂、科龍等最早一批國產家電企業(yè)拔地而起。

      全球第一臺消毒柜

      全球第一臺雙模變頻微波爐

      全國第一臺柴油機

      全國第一臺雙門雙溫冰箱

      全國第一…

      就此誕生

      1988 年,康寶發(fā)明了世界第一臺消毒柜,

      圖源:網絡

      從臺式風扇到吊式風扇,從傳統(tǒng)家電到智能家電,順德家電產業(yè)與時俱進、百花齊放,目前已有家電生產及配套企業(yè) 3000 多家,產值約占全國家電產業(yè)規(guī)模 15%,當中光是工業(yè)總產值超億元的就有 80 多家。

      可以這么說,整個順德就好比一個大型家電零部件超市,大部分配件的采購半徑都不超過方圓 50 公里,一臺咖啡機全身 260 個零件,40% 的采購不出順德,50% 不出佛山,80% 不出廣東,完善的產業(yè)鏈和生態(tài)體系為順德家電發(fā)展提供了夯實的基礎。

      伴隨消費升級,個性化需求也延申至家電行業(yè),家居數字化、智能化大勢所趨,催生了一大批小家電自主品牌,德爾瑪就是其中之一。倚靠這片沃土,2011 年才成立的德爾瑪發(fā)展迅猛,三年營收近 70 億元,當然這份不斐的成績也離不開他的掌門人,蔡鐵強。

      蔡鐵強,廣東梅州人,1987 年出生,因父親生意失敗、家道中落,年紀輕輕便外出打工,期間賣過手表、文具,也做過服務員、業(yè)務員,可嘗遍艱辛,依舊成績平平。

      圖源:網絡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蔡鐵強接觸到了設計行業(yè),隨著經驗不斷累積,萌生了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于是他來到順德,組建了一支名叫 " 飛魚 " 的設計團隊,做起畫冊、海報、宣傳冊等設計生意,正值當時電商迅速崛起,而他發(fā)現很多商家的網店裝潢和商品描述 " 一言難盡 ",很難吸引消費者,認為這是個發(fā)揮團隊設計優(yōu)勢的大好機遇,便大膽開拓了電商代運營業(yè)務。

      早期,飛魚接下了某品牌掛燙機的單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給對方創(chuàng)造了 7000 多萬元的銷售額,從此在業(yè)界打響了名號,華帝、百得、東麗等 20 多個國內外品牌訂單慕名砸來。然而好景不長,這項業(yè)務沒啥技術難度,不少廠商接觸多了也就摸索出來了,紛紛選擇自個兒做,蔡鐵強也意識到代運營業(yè)務的不可持續(xù)性,決定轉型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

      2

      授權模式撐起半邊天

      俗話說得好,近水樓臺先得月。

      既然公司在順德,蔡鐵強就選擇從小家電領域著手干起,沒有研發(fā)背景的他,倒是憑借深厚的互聯(lián)網營銷經驗,把生意支棱了起來,接連推出毛球修剪器、果汁搖搖杯等爆款產品。

      直至 2014 年,公司開始以 10 人左右的小團隊為起點,切入吸塵器、加濕器等產品的自主研發(fā),至此,

      家居環(huán)境類產品為主要收入來源,

      占營收比例穩(wěn)定在 50% 以上,其次是水健康類產品,占比 30% 左右。

      2018 年,德爾瑪

      收購了飛利浦水健康業(yè)務,

      獲得飛利浦的商標使用許可;同年控股子公司華聚衛(wèi)浴

      與華帝股份達成品牌授權合作,

      簽署商標授權許可合同。沾了大品牌的光后,公司營收規(guī)模突飛猛進,從 2018 年不足 10 億元,到 2021 年突破 30 億元,

      整整翻了 3 倍,

      同期凈利潤也從 4728 萬元暴增至 1.72 億元。

      乍一看,德爾瑪的業(yè)績表現相當可觀,但其持續(xù)盈利能力實則存在隱患。2019 年至 2021 年,

      公司自有品牌產品 " 德爾瑪 " 和 " 薇新 " 的銷售收入占比不斷下降,

      商業(yè)價值逐漸被稀釋,而 " 飛利浦 " 和 " 華帝 " 兩授權品牌的合計營收占比逐年提升,該比重到 2021 年已接近四成,短期來看是讓德爾瑪賺了不少銀子,但長期來看,

      公司的業(yè)績增長十分被動。

      授權生意是把雙刃劍,一邊支起公司業(yè)績的半邊天,一邊相關授權費用不斷增加,若公司出現經營困難、聲譽損害、無力償債等問題,授權方隨時有權收回商標許可,如此一來,將對公司持續(xù)經營能力造成較大影響。

      3

      依賴小米貼牌生意

      憑借大牌授權,德爾瑪在小家電市場實現華麗轉身。

      背靠小米集團,ODM 業(yè)務也正在成為公司的一大增長引擎。

      招股書顯示,IPO 前,飛魚電器持有公司 36.97% 的股份,為德爾瑪控股股東;蔡鐵強通過飛魚電器、佛山魚聚、珠海魚池間接控制公司 44.61% 的股份,為德爾瑪實際控制人;與此同時,其兄弟蔡演強直接持有公司 8.65% 的股份,為蔡鐵強的一致行動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0 年,

      小米集團通過旗下天津金米兩次增資持有公司 2.37% 的股份(發(fā)行前)。

      2019 年下半年起,德爾瑪與小米集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為其提供米家定制產品。此后,公司來自米家 ODM 業(yè)務的收入快速增長,占比營收由 2019 年的 4.74% 增至 2021 年的 21.23%,

      當前小米集團已成為德爾瑪的第一大客戶,

      其余主要客戶還包括京東集團、升科國際、歐派家居等。

      期間米家 ODM 業(yè)務主要采用的是

      利潤分成模式,

      而由于米家品牌定位于性價比,

      米家 ODM 業(yè)務毛利率處于偏低水平,

      報告期各期分別為 27.53%、19.18%、12.57%,隨著該業(yè)務規(guī)模及占比不斷擴大,其毛利率很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同期,相應的綜合毛利率也持續(xù)下滑,一方面原因也是米家 ODM 業(yè)務占比提高所致,拉低了德爾瑪的整體毛利率,使其低于同行業(yè)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顯而易見,依賴授權、貼牌來實現創(chuàng)收并非長久之計,當下只有加大研發(fā)投入、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改善公司的經營情況。

      研發(fā)層面上,德爾瑪投入費用自 2019 年的 5438 萬元提升至 2021 年的 1.1 億元,研發(fā)人員也從 186 人提升至 423 人,截至 2022 年 2 月 28 日,公司擁有 7 項發(fā)明專利、509 項實用新型專利及 397 項外觀設計專利。不過相較同行業(yè)平均水平而言,公司研發(fā)費用率報告期內普遍偏低,不及可比公司平均值。

      要知道,小家電市場巨頭林立,即便是新銳品牌如小熊電器、云米科技等也同樣實力不俗,如果公司無法順應行業(yè)發(fā)展趨勢、掌握核心技術、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相較對手將難以保持競爭優(yōu)勢,一定程度上利潤空間也將被擠兌。

      4

      結語

      過去幾年,中國小家電品牌變著法子玩新花樣,討好年輕人的同時市場規(guī)模與日俱增,前途一片大好。繼 2019 年小熊電器在深交所掛牌后,石頭科技、北鼎股份、極米科技、倍輕松等也相繼在 2020 年、2021 年敲鐘上市,好不熱鬧。

      當下,倚靠大牌實現突圍的新晉黑馬德爾瑪,也欲登資本市場分一杯羹,然而縱使公司業(yè)績十分走俏,依舊掩蓋不了其依賴授權、貼牌業(yè)務的經營短板。小家電賽道異常擁擠,大大小小的品牌為爭奪更多市場份額搶破了頭,德爾瑪唯有不斷推陳出新,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才能保證生存空間不被擠壓,從而夯實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合作聯(lián)系:東方地產dichan@em.eastday.com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