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世界新消息丨上汽AI實驗室入駐臨港:最新技術將在“無人出租”應用場景中率先運營

      時間:2022-08-16 19:41:28       來源:澎湃新聞


      (資料圖)

      8月16日下午,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入駐臨港暨高級別自動駕駛2.0技術架構發布會在臨港新片區AI創新港舉行。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方面表示,將推動“臨港研、臨港造、臨港用”的上汽Robotaxi 2.0在臨港新片區“無人出租”應用場景中率先投入運營。

      早在2018年6月,上汽集團宣布成立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被認為是國內車企創立的首個人工智能實驗室。去年的12月,作為上汽集團四大重大創新發展戰略項目之一、國內首個車企L4自動駕駛運營平臺的享道Robotaxi正式啟動。

      據官網介紹,該項目全面整合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Momenta、享道出行等上汽生態圈和產業鏈優勢資源,將“成熟出行運營經驗”與“領先自動駕駛技術”有機結合,創新構建“智造+AI+運營”的三位一體模式,攜手探索L4自動駕駛技術在城市出行場景的運用和創新。

      據上汽Robotaxi戰略項目技術負責人于乾坤在發布會上介紹,Robotaxi 2.0的技術架構是在去年1.0架構的基礎上,“充分吸取了研發以及運營的經驗教訓,然后做了一次全新的迭代升級。”

      于乾坤提到,整個架構設計的一個關鍵詞是冗余,包括感知冗余、計算冗余等,“冗余系統是我們整個系統實現穩定運行的最基本的做法。”

      以感知冗余為例,“我們在做架構設計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能做到,在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時候,感知系統仍然能夠維持魯棒性的運作。”于乾坤介紹,Robotaxi 2.0搭建了五重的感知冗余系統,包括6顆固態Lidar、5個周視相機、4個環視相機、5顆雷達組成的毫米波感知系統,以及12顆超聲波雷達。“在這套系統的加持下,我們可以做到整個車身360度、覆蓋近距中距和遠距的全方位的一套感知的冗余系統。”?

      于乾坤還著重介紹了感知“墻”。“ 所謂的感知‘墻’,就是通過環視和超聲,把車輛對周圍5米范圍內的障礙物的感知可以做到厘米級的精度。”其舉例提到,實測精度在8厘米左右,“我們也跟人類駕駛員做了一個對比,對于左側障礙物兩邊的精度其實差不多,但對于右側和前面的還有后面的障礙物,人類駕駛員的精度大概是20-50厘米左右,遠遠低于我們現在8厘米的精度。”于乾坤認為,基于近距離的感知“墻”技術,對于老舊小區行車問題等特殊場景,Robotaxi 2.0仍然能夠做到一個極限近距離的安全出行。

      于乾坤在現場表示,希望10月底左右在臨港正式開城運營,“接下來我們的工作重點轉向在臨港的站點調試,用兩三個月的時間,把整套系統打磨得更好。”

      此外,上海市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也出席了這場發布會。吳曉華在致辭中表示,“我相信再過3-5年,智能網聯汽車最重要的基地是臨港。”他強調,現在正處于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的前期,需要我們探索,“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臨港這塊土地上,打造一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天堂,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標簽: 最新技術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