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觀熱點:這項新國標讓手機更安全

      時間:2022-08-03 18:59:2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資料圖片)

      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手機等電子設備安全成為消費者關心的話題。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了GB 4943.1-2022《音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第1部分: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將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實施。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電子產品的安全問題,都可以在該標準中找到對應的技術要求。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一級巡視員國煥新介紹,該標準的前身是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分別是《信息技術設備 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音頻、視頻及類似電子設備 安全要求》。

      新版標準主要有兩方面突出改進。一是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涵蓋了音頻、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的所有產品,順應了當前技術產業發展趨勢。二是技術上優化升級,運用安全工程理念,提出能量分級,全面考慮了各類電子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電擊、著火、過熱、聲光輻射等六個方面的危險來源,并提出相應的防護要求與試驗方法,助力電子產品安全防護精準化、科學化、規范化。

      “新版國家標準充分考慮了與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以及由此帶來的安全風險和隱患。”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劉賢剛舉例說,無線充電功能的廣泛使用帶來了安全問題,當消費者將鑰匙、硬幣等金屬物品放置于無線充電器上時,無線充電器可能會通過能量傳輸使金屬物品產生高溫并帶來灼傷、著火等危險。對此,新國標明確要求無線充電器需要具備識別金屬異物的功能,并及時停止對異物進行能量傳輸。

      隨著電子設備多媒體功能的普及,具有個人音樂播放器功能的手機、頭戴式耳機、藍牙耳機等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但如果在佩戴耳機時耳機音量過大或收聽時間過長,將會對人的聽覺帶來傷害。新國標從耳機聲壓級限值等方面提出了安全要求,保障消費者的聽力健康:在一定時間內累計超過在規定限值以上時,電子產品應給出警告并要求使用者確認,在不確認的情況下則自動降低到安全音量。

      此外,越來越多的便攜式電子產品采用了可充電電池供電,由此帶來過熱、灼傷等安全隱患。新國標對電池安全問題進行了重點考慮,規定電池的溫度保護、外殼防火、跌落防護等安全要求,并充分考慮了因鑰匙、項鏈等金屬物體短接電池而造成短路,以及由上述問題引發的漏液、燃燒、爆炸等安全問題。

      國煥新表示,新版標準的發布實施有利于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實施標準。“之前兩項標準適用范圍各有不同,導致諸多企業生產設計電子產品選用標準存在困惑。”他說,新版國標合并后,解決了以往適用標準界定難的問題,實現了產品生產、檢測、抽查“一把尺子”,減輕了企業負擔,提高了市場運行效率。

      新版標準也有利于促進中國電子產品出口貿易。據介紹,新版標準修改采用了國際標準IEC 62368-1,主要技術內容與國際保持一致。企業按照新版國家標準生產電子產品就能符合國際安全評估體系要求,從而消除國際貿易技術壁壘,助力中國電子產品“走出去”。孔德晨

      標簽: 能量傳輸 電子產品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