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國家地球觀象臺隸屬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是我國第一臺自主研制的地震儀(1943年)、我國第一個地震遙測臺網(1966年)、我國第一個數字化地震臺(1986年)的誕生地,是中美合作中國數字地震臺網(CDSN)臺站、全球地震臺網(GSN)臺站、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國際監測系統(CTBTO/IMS)臺站。
觀象臺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溫泉鎮白家疃村,占地65000平方米,由綜合院落和觀測山洞構成,是科技部命名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007年)和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1年),入選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017年)。
觀象臺融合了測震、地磁場、重力固體潮、地殼形變、地下流體等多種觀測手段。九十余年來,積累了長期的地學基礎觀測數據,建立了我國面波震級標準和國家地磁矢量標準,所形成的觀測技術對我國數字化測震臺網、地磁臺網建設發揮了奠基性作用。
依托觀象臺,建設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寬頻帶流動地震探測系統——中國地震科學探測臺陣,建成十五年來高效運轉,支持了大量野外觀測和研究工作,為國家地震科學創新工程“透明地殼”計劃的實施提供了基礎平臺,在“把地下搞清楚”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點擊觀看往期視頻:
第一期 云游蘭州市地震博物館
第二期 云游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第三期 云游新疆防震減災流動科普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