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堪稱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引擎”,更是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動力源”。在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啟幕前夕,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攀升,產業基礎扎實、韌性更強,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由2015年8719億元提高至2021年1.6萬億元。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數字經濟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經達到43.3%。
信息內容消費收入將超五千億元
數字技術的不斷突破,數字產業的不斷匯聚,將直接牽引數字消費的新活力。7月20日到26日舉行的2022北京數字經濟體驗周掀起了北京新一輪數字消費的熱潮。
這足以彰顯北京數字消費的巨大潛力。“北京充分發揮數字消費在數字技術賦能水平、新興業態融合等方面的優勢,完善數字消費基礎設施,豐富數字消費產品和服務,鼓勵數字消費模式創新發展,推動數字技術與消費持續深度融合,力爭到2025年,實現信息內容消費收入超5000億元。”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數字消費基礎設施方面,52個市級重點商圈和市內重點景區5G網絡全覆蓋,獲評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形成了全球首個“5G+華為河圖”智慧商圈北京坊;數字消費內容供給方面,打造“5G+8K”文體直播新生態,積極營造精品原創游戲和電子競技產業生態,培育形成15家信息消費體驗中心,涵蓋人工智能服務、反向定制生產、“數字技術賦能+傳統零售線下改造”等多個特色應用場景。
加速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
輕點屏幕選餐、掃碼結賬、“秒”出餐……在北京經開區,一批產業園區和寫字樓的員工已經實現一日三餐自動“送”上門。
這些無人售賣車個頭還沒有馬路上跑的快遞車大。每天一日三餐開餐前,它們就成群結隊地從停車場出發,裝著滿車的美食奔向上班族。全程無人駕駛,遇到紅綠燈、行人、前車都能自動避讓。“按照計劃,今年下半年公司第四代全棧式軟硬一體無人車將量產下線,在線運營的無人車數量將達到千輛規模。”研發運營這款無人售賣車的新石器公司市場副總裁劉明敏介紹,無人車團隊通過持續的硬科技探索迭代研發,在無人車成本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性能提升了近3倍,人車“協同”的效應逐步顯現。
無人駕駛的提速,得益于北京加快布局智慧城市建設,夯實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到一季度末,北京5G基站累計建成5.4萬個,萬人基站數全國第一;完成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60平方公里,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接入資源量、國家級智能制造系統方案供應商數量全國第一。
面對新機遇,北京加速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全市近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新設企業年均增長1萬家,規模以上核心企業8300多家,約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的五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8381.3億元,同比增長4.1%,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43.3%,核心產業增加值4899.5億元,同比增長6.9%。
數字經濟人才占比居全國首位
成立全國首家新型數據交易所,首次對外發布包括全國首發數字交易合約;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聚集273家企業,“四梁八柱”企業集聚,新一代信息技術全產業鏈布局已經完成;全國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全球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推進3.0階段建設;全國首個、全球最大的智能模型“悟道2.0”發布;百度飛槳平臺成為國內服務開發者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的開放深度學習平臺……這是北京近兩年數字技術和數字產業蓬勃發展的成績單。
數字經濟需要源源不斷的科技創新支撐。“本市強化創新引領,構建多層級數字技術創新體系。”相關負責人披露,全市人工智能、區塊鏈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全國第一,人工智能企業獲得融資比重達21.9%,區塊鏈企業獲得融資比重達34.3%,城市算力服務網指數、數字經濟人才占比均居全國首位。
與此同時,北京聚焦服務企業,持續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數字營商環境;積極引導企業數字化轉型,催生企業發展新動能,當好服務管家,做好全流程服務;引導外資投向重點領域和項目,拓展外商投資發展空間,推動高端高新產業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