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世界要聞:心臟血管長“石頭”:閩首例冠狀動脈血管內碎石術在廈完成

      時間:2022-08-30 16:46: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

      廈心完成福建省首例冠狀動脈血管內碎石術。 廈心供圖

      中新網廈門8月29日電 (楊伏山劉云芳)七旬老人心臟血管長“石頭”,被折磨得痛苦不堪。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王焱團隊近日率先在福建省內引進冠狀動脈血管內碎石術(也稱“沖擊波球囊技術”)治療心臟血管嚴重鈣化病變,“硬核”新技術高效為老人解除心疾。

      廈心29日介紹說,76歲的王阿婆近來頻頻發作心絞痛,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她心臟的三條主要血管均有嚴重狹窄,特別是最重要的那條,此前放過支架又變得迂曲且鈣化嚴重,堵得血流幾乎無法通過,考慮病情復雜高危,隨即轉入廈心診治。

      廈心心內一科主任葉濤博士稱,冠狀動脈是供給心臟血液的動脈,它如果嚴重鈣化,可以說是令心內科介入醫生頗為頭痛的一類病變,通俗來說就是冠狀動脈狹窄病變位置長了很多“石頭”,會嚴重影響介入治療器械的通過,部分病變即便植入了支架也無法充分撐開,這種情況顯著增加手術并發癥及手術失敗率。

      王阿婆不但高齡,而且頸動脈、椎動脈、冠狀動脈、腎動脈、雙下肢動脈等全身多血管均有嚴重狹窄,此外腎功不全等因素導致傳統的外科搭橋及內科介入旋磨等手術方式對她都不適用,風險極大。

      如何高效、安全的攻克這個“硬骨頭”?廈心王焱院長、葉濤主任帶領團隊經過縝密評估,決定用國內治療冠脈鈣化病變的新利器——冠狀動脈血管內碎石術。

      “這項新技術,最早是受腎結石體外沖擊波治療技術的啟發研制的。”葉濤主任解釋說,“所謂沖擊波,就是將電能傳遞到脈沖發射器上,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作用,對血管內的鈣化灶進行‘敲打’,最終使它碎裂,讓介入器械順利通過,支架能夠充分膨脹。”

      經過充分準備,葉濤主任率團隊耗時不到半小時就充分碎裂患者血管內的“石頭”,順利植入2枚支架,原本堵塞的血管輕易被擴張開。術間患者血壓、心率均無大的變化,術后恢復良好,未再出現胸痛現象。

      作為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在治療冠脈血管嚴重復雜鈣化病變方面,廈心常規開展旋磨、激光等各項技術,解決絕大部分的疑難復雜情況。此次在閩率先引進并將常態化開展的冠狀動脈血管內碎石術,讓部分既往無法完成的嚴重鈣化病變患者多了一種微創手術治療的方法。(完)

      標簽: 心臟血管 體外沖擊波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