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人員、機器設備和服務場景 " 一網統管 ",城市治理更有 " 智慧 "……7 月 5 日,白云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 " 白云區城管局 ")正式上線 " 智慧大物管 " 平臺,以科技賦能城市治理。據了解," 智慧大物管 " 不僅僅是一套囊括資源、工單、監管、物聯網、視頻 AI 等基礎能力在內的基礎平臺,還是一套匯聚海量資源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數據平臺,更是一張統管轄區內所有網格、樓棟、城市部件、人員、工單信息的智慧地圖。
(相關資料圖)
城市治理更有 " 智慧 "
7 月 5 日下午,白云區城管局針對各鎮街及相關企業人員,開展了一場白云智慧城管平臺操作培訓。當天,白云智慧城管平臺升級版 " 智慧大物管 " 正式上線,以科技賦能,讓城市治理更加智能。記者獲悉,白云區城管局以超大城市治理為導向,按照 " 一網通管 " 和 " 數據整合應用 " 的原則,已基本構建起智慧城管的系統基礎,如今更是升級構建了一個集城市管理和便民服務為一體的 " 智慧大物管 " 平臺。
據介紹," 智慧大城管 " 平臺以組件的方式融合了智慧一期、垃圾分類等系統模塊的全部內容,實現了系統功能的復用,減少了重復建設,以接口的方式,實現和外部系統的對接,實現了 " 一網統管 "。同時,它進一步打通了各個系統、模塊的數據壁壘,建立了以融合網格、城市部件、樓棟信息、人員信息、健康碼信息、工單信息等為基礎的數據中臺,為下一步數據整合應用資源共享打下基礎。
" 實現了人員、機器設備和服務場景‘一網統管’,有助于實現我們城市環境品質化常態化長效治理。" 白云區城市管理監控指揮中心主任李峰告訴記者," 智慧大物管 " 不僅僅是一套囊括資源、工單、監管、物聯網、視頻 AI 等基礎能力在內的基礎平臺,也是一套匯聚海量資源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數據平臺,更是一張統管轄區內所有網格、樓棟、城市部件、人員、工單信息的智慧地圖。
群眾參與城市治理更簡單
" 結合白云區城市管理的實際情況,這一系統平臺進行了不少升級和優化。" 合作開發企業、廣州云迪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尹升英介紹說," 智慧大物管 " 接入了兩版地圖,除了企業使用的百度地圖之外,還在政務網接入了廣州 2000 地圖,能查看更多更詳細的城市元素。同時,可提供高度可配置拓展的資源管理模塊,接入城管納管的所有城市部件設施,還可在一張圖上統管查看,更加方便快捷,并可開放公廁、垃圾收集點等便民設施,給市民使用。
記者在 " 智慧大物管 " 操作后臺看到,其接入的地圖上,除了基本的地圖信息元素外,還有環衛工人和巡查人員、環衛作業車輛的活動軌跡,這些軌跡是實時可見的,點擊查看,可以看到作業車輛的基本情況和使用狀態、能耗等情況。同時,也可以點擊查看報事工單的處理情況,具體到處理開始和結束時間、整改詳情、市民評價等。
" 智慧大物管 " 操作后臺
" 沒想到這個白云智慧城管小程序能這么簡單快捷解決問題,這樣我們的市容衛生環境就更加干凈整潔了。"7 月 5 日,居住在黃石街江夏社區的市民羅先生熱情地向記者分享說,得知在 " 平安白云 " 小程序上有 " 城管服務 " 板塊,可以 " 云報事 ",只要發現有城管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上面反饋,操作簡單。當他發現黃石東路人行道上有樹葉等垃圾散落地面后,就在小程序上反饋相關問題。經 " 智慧大物管 " 后臺操作處理。很快,白云區城管局環境服務保障中心白云大道組的環衛工人韋禮美收到了這起工單,并駕駛電動環衛作業車到達現場,迅速完成垃圾清掃。
城市治理更精細化
社會治理要精細化品質化,推行 " 大物管 " 模式是大勢所趨。
" 過去是人盯人、人管人的被動管理方式,現在我們要向智慧城管科技賦能轉變。" 李峰介紹,下一步,白云智慧大物管平臺體系還將 " 大動作 " 頻頻,要進一步匯集統管區域內的人、屋、單位、設施、車輛等數據,從而支撐實現區內環衛、園林綠化、燃氣管理等城管業務精細化管理。同時,還可以實現來穗人員和出租屋管理、車輛出入、物業管理、公共設施管養、生活服務等全程信息化,加速形成 " 大物管 " 城市管理模式,提升社區智治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質。
" 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難題,智慧化是關鍵‘鑰匙’。" 白云區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引入 " 智慧大物管 ",可以將 " 大物管 " 企業的系統性思維和流程管理能力,融入城市治理服務,再造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的組織流程,依托專業智慧運營平臺和智慧運營硬件,實現人員、機器設備和服務場景 " 一網統管 ",有助于實現城市環境品質化常態化長效治理。這樣的智慧模式,也是在踐行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 重要理念,下足 " 繡花 " 功夫,不斷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文圖:新快報記者 李應華 通訊員 全碧芳 徐鳳儀 冼澤麟
合作聯系:東方地產dichan@em.east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