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漸行漸近,成為地方構筑未來發展優勢的重頭戲。
近日,河南省印發的《河南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河南省將推動元宇宙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打造集創新鏈、產業鏈、服務鏈、生態鏈于一體的全國元宇宙產業發展高地。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核心產業規模超過3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初步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元宇宙創新引領區。
在省級層面,河南是繼上海之后第二個印發元宇宙專項行動計劃的地區。近兩年來,元宇宙產業不斷升溫,地方支持性政策或專項政策不斷出臺。據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余個省市發布了元宇宙相關支持性政策,已出臺近20項元宇宙專項政策,涉及技術攻關、產業集聚、研發投入、人才引進等多個維度。在核心技術愈加成熟的條件下,元宇宙或將成為地方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率先起跑者當屬上海。去年12月份,《上海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要求加強元宇宙底層核心技術基礎能力的前瞻研發,這是首部將元宇宙寫入地方“十四五”規劃的政策文件。隨后,上海市陸續發布多項元宇宙專項產業政策,打造漕河涇、張江數鏈兩大元宇宙特色園區和百億元宇宙產業基金,力爭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培育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頭部企業和鏈主企業,打造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術、高能級高成長的“專精特新”企業。
廣州市南沙區更是大手筆。今年7月份,南沙區發布“元宇宙九條”,從技術攻關、產業集聚、研發投入、人才引進等九個方面對南沙元宇宙產業發展給予支持。其中,對具有重大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的元宇宙科研平臺落地,給予每個平臺最高2億元資金支持。
頻頻發力者還有北京。今年8月份,北京市通州區政府與相關部門聯合印發《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其中提出,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將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以文旅內容為特色的元宇宙應用示范區,培育、引進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態鏈企業,落地建成30項以上“元宇宙+”典型應用場景項目,著力培育數字設計、數字人、混合現實、數字藝術四大產業鏈。
跑步進入元宇宙時代并立下千億元目標,河南的底氣與優勢在哪里?一是基礎設施優勢,5G網絡實現鄉鎮以上和農村熱點區域全覆蓋,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持續擴容,網絡設施建設位居全國第一方陣。二是產業基礎優勢,先進計算、智能傳感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等電子核心產業,以及大數據、區塊鏈、信息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三是市場空間優勢。河南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擁有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具有良好的元宇宙產業孕育與發展土壤。
競逐元宇宙賽道,地方政府要打好“以虛強實”組合拳,在聚勢、賦能、創新、跨越的進程中,注重軟硬兼施、產城融合、研用并重,以更大視野布局建設元宇宙特色產業園區,并將其打造成為元宇宙創新首選地、產業協同區、人才蓄水池、集成應用場。同時,既要給予元宇宙創新發展提供容錯機制,也要對違法違規行為重點監管,以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相結合擦亮元宇宙新名片,進而解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數字信息產業等面臨的“缺芯少魂”“缺器少料”“缺數少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