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全球實時:成都第二批次集中出讓土地攬金402億元,地方平臺公司托底

      時間:2022-07-14 17:32:28       來源:澎湃新聞

      7月14日,2022年成都第二批次集中出讓活動結束,55宗涉宅地塊最終以總計402.4億元成交53宗地塊收官

      此次累計成交總建面約410萬平方米,平均樓面價約9732元/平方米。18宗溢價成交的地塊中,11宗地塊達到最高限價,主要分布在高新區大源及新川、武侯區紅牌樓及武侯新城、錦江區牛王廟、青羊區外光華及成飛工業園、天府新區錦江生態帶、龍泉驛區十陵等板塊。35宗地塊底價成交,2宗地塊流拍。整體溢價率5.3%,流拍率3.6%。

      除青白江區和新津區不再限定清水房價外,其余區域仍在“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的基礎上,優化并基本延續上批次“抽簽競得”的方式確定競得人。中指研究院指出,成都二批次供應規模基本與首批次持平,近郊為主力供應區域。此外,二批次的單宗地塊規模較首批次減小,企業拿地總價可控,房地價差進一步擴大,企業利潤空間相對增厚。


      【資料圖】

      成都本輪土地出讓,清水限價最高的地塊為編號為GX2022-13(071)的高新區桂溪街道銅牌村6組地塊,起始價19600元/平方米,成交價為22500元/平方米,最高清水限價34500元/平方米。最終成都交投善成實業有限公司以搖號的方式競得。

      成交價最高的地塊為錦江區三圣鄉7.25萬平方米純宅地,由華發&錦江統建競得,總斥資29.23億元。

      對于成都第二輪土地成交升溫,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指出,一方面在近期寬松政策效應下,成都市場5月、6月份成交呈現環比上升局面;另一方面,土拍政策的松動,包括下調起拍價、減少配建要求、提高清水住宅限價等,都提高了房企拿地的積極性。

      從區域上看,中心城區房企拿地意愿較強,青羊區、高新區溢價率突破10%,武侯區位居第三,溢價率為8.4%;金牛區、溫江區、新都區、新津區及青白江區溢價率為0。

      第三方研究機構克而瑞指出,因有地方平臺公司托底,本輪整體流拍率是成都集中供地以來最低的一次。11宗達到最高限價的地塊清水限價都超30000元/平方米,最高為34500元/平方米。從供應來看,單宗均值從去年一批次的5.7萬平方米降到今年一批次的4.1萬平方米,再降到二批次的3.6萬平方米。

      拿地企業以國企為主,包括拿下6宗地的華潤、人居和一眾地方國資(區域平臺公司)。本輪成交53宗地,國企拿下41宗,民企拿下12宗。拿地的民企包括龍湖、鴻山、華添、鼎信長城、湖北鑫統領、浙江楠盛、正成、遠大、永盛和(和能)、瑞居置業、格林利安。拿地金額、拿地面積前十均為國企,華潤拿地6宗,以總金額87.15億元、總建筑面積62.73萬平方米排在第一位。

      王小嬙表示,成都本輪土拍表現有所回溫,給當地房地產市場服下一顆定心丸。下半年,預計寬松政策持續,成都樓市成交具備空間。

      在今年首輪集中供地中,成都供應50宗涉宅地塊,出讓土地均采取“限價競買+抽簽競得”拍賣方式。最終,44宗共2565.48畝(約171.03萬平方米)成交,成交總價款393.12億元,溢價金額17.37億元,溢價率4.62%。另有6宗地塊流拍,流拍率12%,龍泉驛和溫江成流拍大戶,流拍率超50%。

      標簽:

      消息推送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