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堅持高質量發展奮力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的實施意見》。未來,全省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一方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高于中部地區平均水平,合肥將建智能語音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中歐班列功能和覆蓋面等。
創新引領
建設合肥智能語音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根據意見,安徽將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建設30個左右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爭取更多基地創建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接下來,全省將大力建設合肥智能語音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中國(合肥)聲谷與中國(武漢)光谷“雙谷同創”工程。未來,將推進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建設,加快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環境、未來技術、數據空間等研究院建設。
依托安徽創新館,建設“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科技大市場,打造一批企業、科研院所、孵化器有效整合的項目源平臺,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此外,依托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合肥爭創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建設一批工業設計中心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形成跨行業、跨區域全產業鏈數字化生態。
協調合作
強化與武漢、鄭州、南京等周邊都市圈協同發展聯動
根據意見,全省將支持合肥、銅陵、池州、安慶積極參與長江中游三省協同發展合作機制,推動阜陽、亳州、宿州等積極參與中原城市群內城市間合作,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未來,除了加快合肥都市圈建設,全省還將推進合六經濟走廊、合淮產業走廊建設,強化與武漢、長株潭、鄭州、南昌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協同發展,加強與南京都市圈協調聯動。支持合肥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另外,加大鄉村水電路氣網建設投入,統籌農戶和公共衛生廁所建設,推進農村廁所改造升級;加強安徽與湖北、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協作互動,共同建設大別山綠色發展合作區,打造高品質紅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養基地、重要生態屏障和碳匯基地。
綠色生態
以合肥都市圈為重點,協同全省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根據意見,將爭創國家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省,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全省將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布局建設一批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加大兩淮煤層氣開發力度。
推動氫能規模化應用。推進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深化六安、宣城等低碳城市試點和合肥、淮北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建設。
為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全省將持續實施,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加快建設綠色生態屏障,實施巢湖綜合治理碧水、安瀾、富民三大工程,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
今后,全省將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以合肥都市圈為重點,協同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整治工程,推進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深度治理。
雙向開放
暢通省際高速公路通道,提升合肥中歐班列覆蓋面
根據意見,完善加密高速鐵路通道布局是一個重頭戲。一方面,規劃建設沿江高鐵武漢—合肥—上海段、合肥—六安—襄陽—安康、武漢—安慶—銅陵北—蕪湖北—馬鞍山等快速客運鐵路。
同時,暢通省際高速公路通道,提升合肥中歐班列功能和覆蓋面,爭創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對接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南半島、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及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未來,全省還將支持合肥創建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支持蚌埠開展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加快合肥、蕪湖、安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
民生共享
完善與中部地區住院費用異地直接結算機制
根據意見,安徽將合理提高孤兒基本生活費、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標準,推動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全省將推動居住證制度覆蓋全部未落戶城鎮常住人口,縮小與戶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推進基本社會保險異地辦理,推動基本醫療保險信息和資源互聯共享,完善與中部地區其他省份住院費用異地直接結算機制。
在公共服務供給領域,全省將新增一批縣級三級醫院,加強鄉村、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合肥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積極爭取設立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分中心。